[实用新型]保险管沾胶机的上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3472.9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6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高西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西行 |
主分类号: | H01H85/04 | 分类号: | H01H85/04;H01H11/00;B05C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管 沾胶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沾胶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保险管沾胶机的上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很多电子电力设备中,都离不开保险管。保险管针对电流敏感的薄弱环节而设置在电路中,其主要功能是在各种电流负荷条件下安全可靠地熔断从而为各分立元件或整个电路提供保护。随着电子通信业迅猛的发展,保险管的种类亦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保险管包括一管体,管体两端固定有金属电极,管体内固定有保险丝,保险丝的两端分别与两金属电极连接,管体两端采用金属盖封口,金属盖与管体的封装对保险管整体质量有一定影响。目前,保险管都采用机器批量生产,保险管的各部件组装均由机器完成,其中,当前保险管的生产机器在对保险管的管体上胶时,是采用滚轮装置将胶体沾于保险管的管体外侧,这种生产方式会引起两个重大缺陷,第一是金属盖与保险管的管体沾接不牢固,很容易脱落,从而带来安全隐患,第二是沾体很容易将保险管的管体端面堵住,从而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寻求一种改进方案成为保险管制造商面临的一大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保险管沾胶机的上胶装置,在保险管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准确上胶使金属盖与保险管的管体稳固连接,还可以避免胶体堵塞管体、方便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有上横杆,上横杆上装配有可沿上横杆滑动的上胶轴,上胶轴上装配有可转动的上胶杆,上胶杆前端具有可插入保险管的管体内的上胶针。
所述的上胶杆安装于上胶轴的侧面。
所述的上横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装配有上胶轴。
所述的上胶轴上固定有控制上胶杆转动的马达。
所述的上胶针与上胶杆之间弹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时,上胶杆转动,当上胶针沾到胶体后复原,上胶轴沿上横杆滑动,上胶针插入保险管的管体内,上胶针上沾有的胶体向外挤压,从而可以使胶体沾于管体的端面、外管面,这样就可以使金属盖非常牢固地与管体沾接在一起,同时由于上胶针插入管体内,可以避免胶体堵塞管体的端面,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上胶装置是沾胶机的一部分,其主要是针对现有的沾胶机进行技术改良而成。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上横杆10,上横杆10位于沾胶机的顶部,上横杆10上装配有可沿上横杆10滑动的上胶轴11,上胶轴11上装配有可转动的上胶杆12,上胶杆12前端具有可插入保险管的管体15内的上胶针13,沾胶机上固定有胶槽16,胶槽16位于上胶轴11下方。
所述的上胶杆12安装于上胶轴11的侧面。
所述的上横杆10的左、右两侧分别装配有上胶轴11,这样就可以同时对保险管的管体15两端进行沾胶动作。
所述的上胶轴11上固定有控制上胶杆12转动的马达14,正常情况下,上胶针13保持水平,上胶杆12在马达14的带动下向下旋转,使上胶针13朝向胶槽16而实现上胶,然后马达14带动上胶杆12复原,使上胶针13保持水平,进行沾胶动作。
所述的上胶针13与上胶杆12之间弹性连接,当上胶针13碰到保险管的管体的端面时,上胶针13被压缩,然后滑入保险管的管体内。
加工时,待加工的保险管的管体15由转盘17的夹持臂18夹住,转盘17旋转,使夹持臂18停在某个固定位置,此时管体15保持水平,且与上胶针13保持平齐;在控制程序的控制下,马达14带动上胶杆12旋转,使上胶针13在胶槽16内上胶,然后控制上胶杆12复原;上胶轴11被控制沿上横杆10滑动,直至上胶杆12与上胶针13的连接端顶触管体15的端面,上胶针13上的胶体被沾于管体15的端面及外管面(端面附近),这种上胶方式可以使金属盖与管体15非常牢固地沾接于一起;上胶轴11被控制沿上横杆10滑动回到原始位置,此时即完成上胶、沾胶工序。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金属盖非常牢固地与管体沾接在一起,同时由于上胶针插入管体内,可以避免胶体堵塞管体的端面,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西行,未经高西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4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用三七总皂苷冻干粉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半自动塞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