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水阀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53400.4 | 申请日: | 2007-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19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记源;邱佰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市康立源卫浴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 |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柏林 |
| 地址: | 5297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暖器件的阀门。尤其是一种分水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分水阀基本上都是采用拉杆式结构,如中国专利00267897.7,公开日为2001.10.24,参照图1,主要包括一拉杆和上下止水圈,通过拉杆拉动上下止水圈运动分别形成不同的出水通道而实现分水的功能。由于现有的结构的上下止水圈一般都是采用橡胶制作而成,橡胶在反复被拉动时会产生磨损使得分水阀损坏失效,因此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分水阀,采用旋转式陶瓷转换开关作为其分水开关部件,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分水阀,包括阀体和安装在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体包括进水部件和出水部件,其中进水部件中空,其内设有采用旋转式陶瓷转换开关组件的阀芯,而出水部件设有相隔离的出水管,出水管分别与陶瓷转换开关组件的相应的水分配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陶瓷转换开关采用陶瓷片作为主要的开关部件,因此具有很高的耐磨性,相对与现有使用橡胶止水圈的分水阀而言,本实用新型大幅度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而且分水阀采用了旋转的开关方式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分水阀,包括阀体1和安装在阀体1内的阀芯2,所述阀体1包括进水部件11和出水部件12,其中进水部件11中空,其内设有采用旋转式陶瓷转换开关组件21的阀芯2,而出水部件12设有相隔离的出水管13,出水管13分别与陶瓷转换开关组件21的相应的水分配孔相连通。陶瓷转换开关组件21采用陶瓷片作为主要的开关部件,因此具有很高的耐磨性,相对与现有使用橡胶止水圈的分水阀而言,本实用新型大幅度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而且分水阀采用了旋转的开关方式使用,更加方便。
其中作为阀芯2的旋转式陶瓷转换开关组件21包括旋转陶瓷片22和分配陶瓷片23,旋转陶瓷片22设有进水口23,水从进水口23进入到阀芯2内,而分配陶瓷片23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水分配孔24,通过旋转上述的旋转陶瓷片22可使进水口23与某些的水分配孔24相通,但其余的水分配孔24被封闭,那么水从与进水口23连通的水分配孔24流出,经过出水部件12的出水管13流出分水阀进入相应的水管。同理,旋转旋转陶瓷片22可以切换连通另一组水分配孔向另一水管供水。
阀芯还要满足防漏的要求,所述分配陶瓷片23与出水部件11之间设有密封件25,其包括密封件本体26和上下密封胶垫27、28,密封件本体26与分配陶瓷片23的水分配孔2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261,密封件本体26的两密封面上还设有槽体262,上下密封胶垫27、28镶嵌于槽体262中。装配后,上下密封圈27、28被挤压紧贴于分配陶瓷片23的底面和出水部件11的上面,那么在水流的通道就不会出现渗漏的现象。
为了防止有杂质进入到阀芯导2致阀芯磨损、渗漏和阻碍阀芯2旋转等问题,旋转陶瓷片22上设有梳状过滤片221,其梳状部分遮盖旋转陶瓷片22的进水口23。
所述旋转陶瓷片22上连接有旋转手柄222,通过旋转手柄222连接操作杆使得操作更加省力方便。
根据现有的使用需要,大多的用户只需要两个不同的出水方式进行选择,一般是花洒或者水龙头,因此所述出水部件12的出水管13分为两组,一组延伸至出水部件12的底面,在出水部件2的侧面设有出水槽14,另一组延伸至出水槽14。
为了便于阀体1的安装,设有阀座3,阀体1与阀座3配合安装,阀座上在进水部件的进水处和出水部件的出水处分别设有开口31、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市康立源卫浴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鹤山市康立源卫浴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4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