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具防离焰板式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3078.5 | 申请日: | 200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34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叶远璋;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26 | 分类号: | F23D14/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5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具 防离焰 板式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燃气具燃烧器,特别是一种燃气具板式燃烧器。
背景技术:
传统板式燃烧器的火孔进出口直径,通常采用同一直径的通道,在实际使用时,通过直通火孔可燃混合气体流速通常较大,常会引起离焰等较难控制的燃烧缺陷。为克服这些缺陷,对燃气具防离焰板式燃烧器进行了研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气具防离焰板式燃烧器,它能够有效地减少了离焰的发生,提高可燃气体燃烧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燃烧器主体、火孔通道,它还包括“T”型火孔通道,“T”型火孔通道由上火孔通道、与上火孔通道相通的下火孔通道构成,上火孔通道的径向截面积大于下火孔通道的径向截面积,燃烧气体从下火孔通道流向上火孔通道。
所述的上火孔通道为直通孔。
所述的上火孔通道为喇叭型通孔。
所述的下火孔通道为直通孔。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T”型火孔通道中的上火孔通道的径向截面积大于下火孔通道的径向截面积,燃烧气体从下火孔通道流向上火孔通道的流速得以降低,故减少了离焰的发生,提高了可燃气体燃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燃烧器主体1、火孔通道2、“T”型火孔通道3。“T”型火孔通道3由上火孔通道、与上火孔通道相通的下火孔通道构成,上火孔通道的径向截面为任意形状的直通孔或者喇叭型通孔,下火孔通道的径向截面为任意形状的直通孔,并且上火孔通道的径向截面积大于下火孔通道的径向截面积。当可燃气体高速从下火孔通道通过,在流经上火孔通道时,因上火孔通道的直径(或者洞径)大于下火孔通道,使得可燃烧气体的流速得以降低,从而提高了可燃气体在“T”型火孔通道3上燃烧时的稳定性,减少了离焰发生的机率;由于“T”型火孔通道3所具有的稳焰特性,从而能有效地抑制住相邻火孔通道2上火焰的离焰情况,最终达到整体稳焰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