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凿孔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53010.7 | 申请日: | 2007-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2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汤通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天凿精机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30 | 分类号: | E21B1/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清瑕 |
| 地址: | 51052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凿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凿岩机械气动工具,特别是气动凿孔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中、高压气动凿孔器多数采用有内缸的结构形式,其活塞、内缸、阀芯、配气座等安装在细长的外缸内,外缸后端安装有扳手扁位和连接钻杆螺纹的后接头,外缸前端安装有用螺纹连接的前接头。其工作原理是高压风经过钻杆进入凿孔器,通过外缸、配气座、内缸的配气作用,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打击钻头。作功后的废气从钻头前端排出,用于排渣。当钻头离开打击的岩层后,钻头向前伸出,高压风直接排出。冲击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零件的磨损,各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越来越大,导致冲击器效率越来越低。外缸的壁厚由于磨损而越来越薄,最后导致断裂。活塞也因疲劳强度达到极限而出现断裂、崩口现象。前、后接头的外径也不断减小,因而需经常更换前、后接头来增加外缸的使用寿命。冲击器的内缸在加工制造时要求保证较高的圆柱度与表面光洁度,而且外缸与内缸的内孔加工属薄壁深孔加工,在热处理与机加工上有较大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加工容易,制造与使用成本低的凿孔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凿孔器的活塞设在外缸的内孔的中部,活塞与外缸活动连接,活塞的中心通孔的后端与配气座的前端活动连接,配气座的后端与弹簧座固定连接,活塞的前端通过钻头的后端的尾管与钻头活动连接。
以上所述的后接头可以由过渡接头、压紧套、耐磨套和后接头主体组成,其中耐磨套可拆装的固定在后接头主体中部的外侧的两梯状凸台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可以是圆柱形的,其轴向设有中心通孔,在活塞的前、后两段圆柱面上,各设有前、后两段不相连通的轴向凹槽,前段圆柱面上的凹槽与活塞的前端面连通,在活塞的后段圆柱面上的凹槽内设有与中心通孔相通的径向通孔。
以上所述的活塞的后段圆柱体上可以设有与中心通孔相通的多个径向通孔,在活塞的后端面上设有多个相对应的与上述径向通孔的相连通的轴向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外缸的内孔的中部的缸壁上可以只设有一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配气座可以设有中心通孔,其后段的圆柱体的后端面设有一用于固定弹簧座的圆孔,圆柱体的前端面设有一环形凹槽,圆柱体的圆柱面上设有用于安装O型圈的环形凹槽;其前段为一管状结构,在管状结构的壁体的靠近前端面的位置对称地设有多个轴向槽。
以上所述的配气座的轴向槽的前端的靠近配气座前端面的中心孔处可以设有一直径尺寸小于中心通孔尺寸的轴向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座的前段部与后段部可以分别设有轴向孔,在两轴向孔的孔底之间设有一轴向通孔;其中段部设有一环形凸台,在环形凸台与前段部的过渡部位的前端面设有多个与后段部的轴向孔连通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推进机构将凿孔器前端的钻头压紧在岩层上,打开气源开关,高压气源从钻杆进入凿孔器的后接头,通过阀芯、弹簧座进入配气座,从配气座的轴向槽出来,通过活塞的径向孔、轴向凹槽、外缸内孔的缸壁上的环形凹槽进入活塞的前端,活塞受到向后的作用力而向后运行。活塞向后运行到与外缸形成配合密封时,高压气源不再进入活塞的前端,活塞继续向后运动。活塞向后运行到其径向孔与配气座的轴向槽相通,这时高压气源从配气座的轴向槽出来进入活塞的径向通孔、轴向通孔进入活塞后端,活塞受到向前的作用力而向前做加速运动打击钻头。如此不断循环,活塞不断的作往复运动。当推进机构提起凿孔器时,钻头伸出,活塞同时也紧贴钻头的后端面,这时高压气源经过活塞的径向通孔、轴向通孔直接排出。本实用新型利用活塞的径向通孔、轴向通孔、轴向凹槽与配气座的轴向槽来代替内缸进行配气。这种配气结构使外缸可比常用结构缩短100mm左右,外缸的内孔的缸壁上只需开一道过气用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外缸比常用结构缩短100mm左右,加工难度减低;而且由于采用无内缸(导向套)的结构,因而外缸的壁厚可增加2mm以上,大大提高了凿孔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后接头采用了耐磨套,更换后接头时只需更换耐磨套,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另外,活塞的行程比现有凿孔器的活塞行程短,因而工作频率高,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3中沿B-B的剖面图;
图6为图3中沿C-C的剖面图;
图7为图3中沿D-D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天凿精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天凿精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稠油热采井解卡配套工具
- 下一篇:自动换头电钻的换头部齿轮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