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旅行箱之伸缩拉杆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2987.7 | 申请日: | 200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0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奇才 |
主分类号: | A45C13/26 | 分类号: | A45C1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明新 |
地址: | 5282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旅行 伸缩 拉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拉杆结构,尤指配设在旅行箱一侧且可经由适当操作及控制而伸缩之伸缩拉杆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大体积的旅行箱,因能装入较多的衣物,故重量较大、搬提费力。是以一般在箱体底面会配设轮子,以及在箱体上配设拉杆,藉由拉着拉杆施力及轮子在地面上滚动,可省力地拉动旅行箱。
拉杆种类包括单拉杆或双拉杆,以单拉杆为例,其可由一主拉杆内部插设一副拉杆所构成。副拉杆可在主拉杆内部移动,藉此当副拉杆被拉出主拉杆时,则整个拉杆具有较大长度,适合使用者拉持以使旅行箱移动;而副拉杆收缩在主拉杆内部时,整个拉杆长度变短,放收置旅行箱时,比较不占用空间。至于双拉杆,系取二支单拉杆平行配设在旅行箱一侧,使用状态与单拉杆相当,故不再赘述。
虽然拉杆已具有伸长及收缩的设计,但是仅以主拉杆与副拉杆组合,拉杆呈收缩时仍然具有相当大的长度及体积,收置时仍占用相当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由于先前技术所揭示之拉杆结构包含二支杆体的组合,且收缩后仍具有较大体积,不利于收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新之旅行箱之伸缩拉杆结构,用以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之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旅行箱之伸缩拉杆结构,是垂直向上延伸自一旅行箱一侧,且伸缩拉杆一端配设有一握柄,该伸缩杆结构包括:N支杆体串连结合,其中N为不小于3的自然数,且每一杆体的一端插入相邻杆体的一端,又第2杆体至第N-1杆体,每一杆体的同一侧开设有一上定孔及一下定位孔,而第N杆体表面也开设一上定孔及一下定孔且位在相对侧表面;N-1个控制器分别组设在自上而下数起的前N-1杆体的底部,每一控制器包含一底座,一控制组合组配在底座上,一凸柱形成在底座的底部,每一控制组合又包括一可伸缩之第一键块,而第N-1个控制器更配设有一第二键块,该第一键块与第二键块的方向相反,上述各N-1个控制器之第一键块凸出且嵌入对应之各杆体之上定位孔;一操作杆伸入该第1杆体内部,用以触压第1杆体底部之控制器,使控制器之第一键块收缩。
为达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取N支杆体串连结合且配设在旅行箱的箱体一侧,其中N为不小于3的自然数,且每一杆体的一端插相邻该杆体的一端;定义最上端的杆体为第1杆体,最底端的杆体为第N杆体。又,取N-1个控制器分别组设在自上而下数起的前N-1杆体的底部。每一控制器包含一底座及一控制组合,其中控制器的底部设有一凸柱,而顶端设有一容置空间;控制组合安装在容置空间内,其包含有拨动块、一第一键块及一第二键块的组合。
当每一第一键块凸出插设在自上而下数起的第2至第N杆体,则N支杆体皆不能产生相对移;当压动第1个控制器之拨动块带动相邻之第一键块收缩,则第1杆体能移动且收缩于第2杆体内;俟第1杆体底部之控制器底部之凸柱压动位在第2杆体底部之控制器之拨动块使相邻之第一键块收缩,则解除第2杆体与第3杆体间的限制,如此第1杆体与第2杆能收缩于第3杆体内;依此操作方式类推,前N-1杆体能够全数收缩在第N杆体内,此时第N-1杆体底部的控制器之第二键块凸出插设在第N杆体上形成定位。
是以各杆体收合成一支杆体的长度,可使拉杆的收缩效果达到最短长度及最小体积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旅行箱之伸缩拉杆结构,该拉杆由复数杆体串接结合而成,且收置时可逐支收缩于相邻杆体内部。藉此,可使拉杆收置后的长度及体积降到最低,且不需占用过大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相邻二杆体之组合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相邻二杆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组合外观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外观图一。
图6B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外观图二。
图6C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外观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外观图四。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收缩操作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之收缩操作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收缩操作示意图三。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收缩操作示意图四。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拉伸操作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旅行箱 (12)箱体 (14)底座
(20)拉杆 (21)第1杆体 (22)第2杆体
(23)第3杆体 (30)控制器 (31)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奇才,未经李奇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2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噪音气压制动系统
- 下一篇:颈椎牵引器中下颌托板的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