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管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2927.5 | 申请日: | 200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7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棠;林锦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锦贤 |
主分类号: | F21V21/14 | 分类号: | F21V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22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管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管支架,具体来说是一种多管式灯管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管支架,一般由架体、端盖及安装座组成,端盖设置在架体的两端,安装座通过卡扣连接或插接设置在端盖上。可是,这种结构的灯管支架中,由于端盖和架体均为单管型,当需要增加灯管数量时,必须另外加装安装座及架体。目前的改进方法一般是对架体结构进行改进,在架体上设置若干个插置安装座的通孔。当需要增加灯管数量时,只需根据实际使用数量设置通孔即可。然而,该种结构的灯管支架,由于安装座数量较多,且均为相互独立的设置,在拆装时必须独立拆装,所以其装拆工序十分麻烦。此外,若干个安装座分别与架体连接,容易出现因某些安装座接触不良而使设置于该安装座上的灯管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因此,现有的灯管支架结构仍然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容易且稳固性好的灯管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灯管支架,包括架体、设在架体两端的端盖及设在架体上的至少两个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架体之间设有连接杆,安装座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与架体之间为铰链连接。
所述铰链上设有可防止铰链旋转的止动件。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灯管支架进行改进,在安装座与架体之间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与架体之间为铰链连接,且在铰链上设置有止动件。通过安装座与连接杆的固定,使灯管支架装拆时无需单独装拆安装座,只需根据实际用量选用连接杆即可,大大减少了装拆的步骤。此外,通过连接杆与架体之间的铰链连接,使灯管支架的安装只需旋转连接杆至预设位置即可,减少了灯管支架装拆的难度及提高了灯管支架安装后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灯管支架主要包括架体1、端盖2及安装座3。其中端盖2设置在架体1的两端;而安装座3则设置在架体1的顶部。安装座3至少有两个,为了减少安装座3装拆时的步骤,有效简化灯管支架的装拆工序,在安装座3与架体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连接杆4与安装座3为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4与安装座3的固定连接,安装座3的移动直接由连接杆4的控制,因此大大加强了灯管支架安装后的使用稳定性。连接杆4与架体1之间为铰链连接,且铰链上设置止动件,可有效的加强铰链工作时的稳定性。通过旋转连接杆4至预设位置即可对安装座3完成安装,简化了灯管支架的装拆步骤。本实用新型的灯管支架通过安装座3与连接杆4的固定,使灯管支架装拆时无需单独装拆安装座3,减少了装拆的工序,加强了灯管支架安装后的使用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锦贤,未经林锦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2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G基站用射频同轴集束电缆
- 下一篇:普通干电池自动调整电流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