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型笔笔芯切削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2366.9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00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坤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坤江 |
主分类号: | B43K23/08 | 分类号: | B43K2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5021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型 笔笔 切削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笔或类似笔的笔尖切削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异型笔笔芯切削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铅笔或类似笔的笔尖切削是人们在使用这类笔时最为关注的问题,某些特殊用笔如化妆笔,厂家一般都会将笔尖进行切削后再出厂,方便人们的首次使用;目前的笔尖切削机只能对圆柱形状的笔尖进行切削,对于异型笔特别是有棱角的异型笔笔尖的大批量、机械化自动切削尚有一系列问题未能解决,特别是未能解决自动循环切削及异型笔转动传输的位置稳定性等工艺技术问题,使得目前化妆笔等产业笔的种类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解决包括有棱角的异型笔如多角形,椭圆形等笔杆的笔尖自动循环切削及异型笔转动传输的位置稳定性等工艺技术问题的笔芯切削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异型笔笔芯切削机,包括机架1、放笔装置、滚笔机构、削刀轮2、收笔装置和控制系统3,所述的放笔装置包括放笔槽4和送笔气缸5,送笔气缸5的活塞头上连接有送笔板6,所述的滚笔机构包括滚笔带7和压带装置,所述的压带装置包括压带气缸8,移动气缸9和压带臂10,所述的移动气缸9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的压带气缸8的缸体固定在移动气缸9的活塞头上,所述的压带臂10为倒Y型结构,其上端固定在压带气缸8的活塞头上,压带臂10二端设有二个压带轮11,当压带气缸8的活塞头置于下压位置时,压带轮11与靠近机架1的工作台面1.1上的滚笔带7背面滚动连接,所述的削刀轮2装有三至六把刀片12,刀片刃部12.1的宽度大于被切削笔杆13的周长,刀片刃部12.1低于或接近被切削笔杆13的中心轴线,所述的放笔装置、滚笔机构、削刀轮2和控制系统3电连接。
所述的刀片刃部12.1的宽度为被切削笔杆13的周长的1.1-1.5倍。
所述的收笔装置为收笔滑槽14或收笔输送带和笔仓15。
所述的滚笔带7由电机16带动与送笔板6的送笔方向同向移动,所述的滚笔带7为橡胶摩擦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中,主要是解决异形笔在切削传输过程因其形状的特殊性而带来的位置不稳定性,使得削刀轮2的刀片未能对被切削笔杆13切削部位的幅度、宽度准确地把握并自动循环作业的问题:在本技术方案中,根据机、气、电一体化的原理,首先将异型笔放进放笔槽4内,经控制系统3的电脑芯片调控,由送笔气缸5活塞头上的送笔板6将放笔槽4内的笔逐一送到橡皮摩擦带下方的指定位置上,再由压带装置压迫橡皮摩擦带带动被切削笔杆13转动,将被切削笔杆13带至削刀轮2刀片刃部旋转处进行切削,在此过程中,利用压带气缸8控制压带轮11,由压带轮11压住橡胶摩擦带以控制异型笔杆在橡胶摩擦带带动过程中进行纯滚动,由于刀片刃部12.1的宽度大于被切削笔杆13的周长,被切削笔杆13滚动一周后即可削成所需形状,削完笔尖后,控制系统3控制压带装置松开压带轮11,可由收笔装置将切削完毕的异型笔送入收笔仓15,完成削笔工序后,再进行另一循环运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采用包括滚笔带和压带装置的滚笔机构,使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异形笔在切削传输过程因其形状的特殊性而带来的位置不稳定性问题,具有适应范围广,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削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机架;1.1、工作台面;2、削刀轮;3、控制系统;4、放笔槽;5、送笔气缸;6、送笔板;7、滚笔带;8、压带气缸;9、移动气缸;10、压带臂;11、压带轮;12、刀片;12.1、刀片刃部;13、被切削笔杆;14、收笔滑槽;15、笔仓;1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坤江,未经周坤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23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