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2211.5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01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陆爱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爱武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洋 |
地址: | 5101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作为食道插管导引管或者气管导管用的医用导管,用于手术麻醉或重症监护病人的食道插管或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一)目前,在全麻后或病人意识消失的状态下,为病人留置胃管或鼻饲营养管可以减轻病人术前清醒下插管的痛苦。操作时,首先需将食道插管导引管插入病人的食道,然后,再将胃管或鼻饲营养管之类的临床内置细管插入食道插管导引管,在食道插管导引管的引导下,最终插到胃里面。
实用新型专利02271782.X公开了一种食道插管导引管,因其设有使食道插管导引管易拉开的结构,所以解决了在完成引导作用后难以取出的问题。但由于胃管或鼻饲营养管在插入食道插管导引管的过程中,其外壁与食道插管导引管内壁的接触面积过大,尚存在摩擦阻力大,较难顺利插入的问题。
在将食道插管导引管沿病人鼻咽部插入食道的过程中,由于食道插管导引管外壁和病人鼻咽粘膜紧密接触,所以接触面积过大,也存在摩擦阻力大,较难顺利插入的问题。
(二)气管导管是全麻病人维持呼吸的必备医疗器械,气管导管除了可以建立呼吸通道,同时,也用于吸引病人气管内的痰液。吸痰时,所用的吸痰管亦必需经过气管导管插入病人的气道。目前,同样亦存在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时,摩擦阻力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用于食道插管或气管插管的医用导管,具体是作为食道插管导引管或气管导管用的医用导管。首先能使如胃管或鼻饲营养管之类的临床内置细管较容易地插入作为食道插管导引管用的医用导管,可使如吸痰管之类的临床内置细管较容易地插入作为气管导管用的医用导管,再者能使上述医用导管较容易地插入如人体鼻咽部或食道之类的人体器官通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医用导管,其内壁设有减少与临床内置细管外壁相互接触面的细管易插入结构。
上述细管易插入结构,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是指医用导管内壁沿纵向设有多个凸条,该凸条的横截面可以是半圆形的。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是指医用导管内壁设有磨砂面。
作为改进,上述医用导管外壁沿纵向也可以设有多个凸条,该凸条的横截面可以是半圆形的。或者,上述医用导管外壁也可以设有磨砂面。
上述医用导管至少一侧还可以设有沿纵向的易撕开裂缝。
在医用导管的内壁设有细管易插入结构,该细管易插入结构减少医用导管内壁和临床内置细管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彼此之间的摩擦阻力,使临床内置细管能够较容易地插入且通过医用导管。在医用导管的外壁设有磨砂面,或者,沿纵向设有多个凸条,起到减少医用导管外壁和人体器官通道接触面积的作用,进而减少彼此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医用导管能够较容易地插入人体器官通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细节:
如图1、图2所示,是作为食道插管导引管用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内壁沿纵向设有多个横截面是半圆形的凸条3,即为本实施例减少与临床内置细管外壁相互接触面的细管易插入结构。本实施例两侧还设有沿纵向的易撕开裂缝1、2。
上述减少与临床内置细管外壁相互接触面的细管易插入结构是指本实用新型医用导管内壁沿纵向设有多个凸条3,当然,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如:还可以是指本实用新型医用导管内壁设有磨砂面。
本实用新型医用导管外壁也可以设有磨砂面,或者,本实用新型医用导管外壁也可以沿纵向设有多个横截面是半圆形的凸条,以便减少本实用新型医用导管外壁和人体器官通道的接触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爱武,未经陆爱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22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跟鞋可调高低的后跟
- 下一篇:茶叶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