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金属、非金属部件组合的棘轮手柄头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2096.1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05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林丽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丽钦 |
主分类号: | B25B23/16 | 分类号: | B25B23/16;B25B23/00;B25B13/46;B25B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钦正 |
地址: | 518114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非金属 部件 组合 棘轮 手柄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具体地说是用于旋紧或拧松螺丝钉用的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棘轮作为一种普通的工具广泛用于工业、农业机械、装修业,使用方便、安全。棘轮有一个手柄头,可分为二个部分,其外为手柄头外壳,外壳内有一个旋转定位的棘轮芯,由棘轮芯的左旋定位、或者是右旋定位后,棘轮被限制朝向一个方向连续旋转,这样固定在棘轮前端的起子就可连续不间断地旋转,带动其他物品上的螺丝钉的拧紧或者是拧松。由于棘轮手柄头全部是用金属制成,一方面是重量重,手抓住时就要用一定的力量,加之工作状态时,手要对着旋转反方向的用力握紧稳定棘轮,因此付出的劳动强度大,不利于长时间的工作。另一方面是金属材料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连年上升,导致棘轮成本不断加大。棘轮制造商们均面临着这个难处,也均在想方设计新产品以克服传统棘轮的弊病及金属材料的升价。但他们只是在从其结构、体积大小上考虑,因此收效不大,所以现在棘轮市场上还没发现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品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金属、非金属部件组合的棘轮手柄头固定装置,它在其非磨损部件采用非金属材料,从而明显的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使用方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棘轮手柄头包括非金属手柄头外壳、金属棘轮芯,在金属棘轮芯的外表上、下两面均有凸起的竖固定销,在棘轮芯的外表近前、后端处均有凸起的横向固定销及固定扣,非金属手柄头外壳在与金属棘轮芯外表面凸起的固定销及固定扣相应处,均有与之相适应的向内凹的孔或者是穿孔。
以上所述固定销是一段直形短杆。
本实用新型短杆是长方形、圆柱形、椭圆柱形。
以上本实用新型所指固定扣是一段直形短杆在头部有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棘轮手柄头上,易磨损件是棘轮芯,而手柄头外壳基本上无使用磨损,为此将手柄头外壳非金属化对棘轮手柄头的使用没什么影响,非金属材质的部件的棘轮的手柄头外壳,与金属棘轮芯的组合固定不能像金属部件与金属部件之间的组合固定那种构造,一方面是非金属本身不像金属部件那样坚实,且带有一定脆性,如果只固定一点,应力集中到这一点时就易破碎,另一面多数非金属材质带有一点韧性,因此组合固定后的位置可能移位,导致使用障碍。故本实用新型采取多点式固定方法,且采用多方向式的固定方法,这就是在棘轮芯的外表面上、下两面均有凸起的竖固定销,在棘轮芯的外表面近前后端处均有凸起的横向固定销及固定扣,非金属手柄头外壳与金属棘轮芯外表面凸起的固定销及固定扣相应处,均有与之相适应的向内凹的孔或者是穿孔。这种结构的固定使之在非金属手柄头外壳内的固定点为多固定点,在固定点的朝向上为多方向朝向,使之工作时的应力分散在各点及各个朝向上,这样即保证了组合的稳定性,且保证了安全性。像这种固定装置的非金属材料的手柄头外壳与金属棘轮芯组合,利用塑料注塑方式是很容易完成,但要采用陶瓷、木材就要将手柄头外壳分成利于组合的几块,也即横向、纵向的分开,在棘轮芯的固定销、固定扣插入其孔内后再将手柄头外壳的几块间用现有技术固定为一整体,当然这种方法比较复杂,但不是不可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其非磨损部件采用非金属材料,从而明显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使用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棘轮芯、非金属手柄外壳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棘轮芯的固定销、固定扣位置、朝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面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个非金属手柄头外壳2,金属棘轮芯1,在金属棘轮芯1外表上、下两面均有凸起的竖固定销101,在金属棘轮芯1的外表近前后端处均有凸起的横向固定销及固定扣102,所述固定销是一段圆柱形短杆,所述固定扣是一段直形短杆的头部有钩。非金属手柄头外壳2在与棘轮芯1外表面凸起的固定销及固定扣相应处,均有与之相适应的向内凹的孔、及穿孔。
本实用新型是将棘轮芯1置于手柄头外壳的母模中通过注塑机注塑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丽钦,未经林丽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2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定心偏心轮式液压夹钳
- 下一篇:一种子母结构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