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膜加热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52049.7 | 申请日: | 2007-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97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桂兰 |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创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新杰 |
| 地址: | 511442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加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热膜加热结构属于电加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热膜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加热方式是将冷水注入容器内胆,在容器内胆内部浸入电热丝或是在内胆底部设置电热丝,将内胆内的冷水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热效率低,浪费电力能源,而且电热丝容易破裂损坏,造成使用者触电,容易引发火灾等事故。也有采用电磁波加热方式,电磁波加热的热效率提高,但是电磁波容易产生外泄而危害使用者健康,同时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电磁波加热方式不适合于用来制作加热水的器具。也可以采用电热膜加热的方式,电热膜覆盖在金属管的外表面,电热膜通电后产生的热量,传导给金属管,使金属管提高温度,在金属管内通过的流体被金属管加热。这种加热的方式由于电热通过金属传导,会造成一定的热量损失,影响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热效率高,节能,安全,无电磁污染,成本低的电热膜加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它是由框架和电热膜组成,框架是一个外框,在框架上覆盖电热膜,框架与电热膜形成容器,在容器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电热膜通电后产生的热量传导给容器内的流体,在容器内通过的流体被容器加热。这种加热的方式由于不需要电热膜通过金属传导,电热膜直接通过载体传导热量,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是内空的,框架是一个外框,在框架的两面覆盖电热膜,框架与电热膜及热膜载体形成内空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是内空的,在框架内有间隔,间隔形成连续的通道,流体可以在通道内流动,在框架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与通道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是内空的,在框架内有间隔,间隔形成之字形来回通道,进口和出口与通道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是内空的,在框架内有间隔,间隔形成螺旋形通道,进口和出口与螺旋形通道两端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是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电热膜外覆着耐温绝缘层,或是在电热膜外覆着保温层,通过保温层防止热量流失,使电热膜通电后产生的热量通过框架与电热膜载体传导给容器中的流体。
本实用新型由框架和电热膜及热膜载体组成,框架是一个外框,在框架上覆盖电热膜及热膜载体,框架是内空或内部有间隔的,在框架的外侧覆盖着电热膜及热膜载体形成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膜可以是一层或多层电热膜,在多层电热膜之间覆着绝缘层,可以增加电热膜的发热量。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热效率高,节能,安全,无电磁污染,成本低,是一种新型的加热结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金属框架1和电热膜及热膜载体2组成,框架是一个外框,在框架的两面覆盖电热膜,框架与电热膜形成内空的容器,容器的一端是进口,另一端是出口,在电热膜的表面覆着耐温绝缘层3,在耐温绝缘层上覆着保温层4,外壳5安装在保温层上,在容器一端内通入冷流体,流体流过容器,从另一端出口出,当电热膜通电后产生热量,使容器加热,实现了对流体的加热。
如附图2、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框架1是内空的,框架是一个外框,在框架的两面覆盖电热膜及热膜载体2,框架与电热膜及热膜载体形成内空的容器。
如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是非金属材料,框架1是内空的,在框架内有间隔6,间隔形成连续的通道,间隔形成之字形来回通道,进口和出口与通道相通。
如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金属框架1和电热膜2组成,框架是一个外框,在框架上覆盖电热膜,框架是内空或内部有间隔的,在框架的外侧覆盖着电热膜及热膜载体形成容器。容器的一端是进口,另一端是出口,在电热膜的表面覆着耐温绝缘层,在耐温绝缘层上覆着保温层,在容器一端内通入冷流体,流体流过容器,从另一端出口出,当电热膜通电后产生热量,使容器加热,实现了对流体的加热。电热膜可是多层,在多层电热膜之间覆着绝缘层,可以增加电热膜的发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桂兰,未经陈桂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20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筛稀油润滑轴承箱的新型油塞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烟道取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