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灯带的插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2045.9 | 申请日: | 200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10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邓旭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旭恒 |
主分类号: | H01R24/06 | 分类号: | H01R24/06;H01R24/10;H01R13/405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21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接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用于连通电源用的插头,进一步说的是一种用于连接灯带的插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塑料灯带一般是在灯带内设置有一条灯串以及和灯串两端相连的火线和零线,即为单串式的灯带。由于这类灯带由于只有一条灯串,单一使用时的装饰效果比较差,难以满足人们追求变幻多彩世界的需求。近来,人们开始尝试在灯带内采用多股电源线以达到装饰效性强、用途广的要求,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灯带插头结构以配合多股电源线灯带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一种用于连接灯带的插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连接灯带的插头,其包括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前端开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插孔,各插孔内设置有触片,各插孔内还分别插装有插针,各插针的尾端可与各触片对应地接触导电;所述本体后端设置有导线,该导线上多条导线可与上述各触片一一对应相连;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灯带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针上设有凹槽,各插针平行注塑在一塑料板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灯带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片为筒形,各触片注塑后固定在相应的插孔内,所述的插针尾端插装在相应筒形的触片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灯带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孔至少有六个;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灯带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孔有九个,所述的插针也有九个;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灯带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孔有十三个,所述的插针也有十三个;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灯带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为扁平的方形,所述导线前端与本体注塑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插头前端开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插孔,各插孔内设置有触片,各插孔内还分别插装有插针,各插针的尾端可与各触片对应地接触导电;与插头相连的导线同插头注塑为一体,导线上的一条零线和多条火线与上述各触片一一对应相连,使用时,插头上的插针可插入灯带所设的多个插槽内,灯带导电发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插针上设有凹槽,该凹槽注塑在塑料板内,这样可避免插针被从塑料板上拉拔出来,实用性能强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有九个插孔的插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有九个插孔的插头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插针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有九个插孔的插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有十三个插孔的插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连接灯带的插头,其包括有本体1,所述的本体1前端开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插孔2,本实用新型中插孔2至少有六个,各插孔2内设置有触片3,各插孔2内还分别插装有插针4,各插针4的尾端可与各触片3对应地接触导电;所述本体1后端设置有导线5,该导线5上多条导线可与上述各触片3一一对应相连。使用时,导线5与一外界电源相连,将本体1上的插针4插入灯带所设的多个插槽内,灯带导电发亮。
其中,所述的本体1为扁平的方形,所述导线5前端与本体1注塑为一体;所述的触片3为筒形,各触片3注塑后固定在相应的插孔2内,这样便于所述的插针4尾端插装在相应筒形的触片3内,组装起来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中插孔2较深,插针4也较长,插针4插入插孔2后,再加上插针4与触片3之间的紧密配合,使得插针4紧紧地限制在插孔2内,连接牢固;所述的插针4上设有凹槽41,该凹槽41注塑在塑料板6内,这样可避免插针4被从塑料板6上拉拔出来,实用性能强了。
如图4所示,所述的插孔2有九个,所述的插针4也有九个,九个插针4平行注塑在一塑料板6上,所述导线5上的一条零线51和八条火线52与上述各插孔2内的触片3对应相连,此时,与本体1配合的灯带上对应设置有九个插槽。
如图5所示,所述的插孔2有十三个,所述的插针4也有十三个,十三个插针4平行注塑在一塑料板6上,所述导线5上的一条零线51和十二条火线52与上述各插孔2内的触片3对应相连,此时,与本体1配合的灯带上对应设置有十三个插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旭恒,未经邓旭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2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