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麻醉面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1863.7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2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马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510006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麻醉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或麻醉面具,具体涉及一种麻醉面罩,适用于病人全麻手术时通气给氧。
背景技术:
麻醉面罩是病人全麻手术时通气给氧面具,主要是在一桃核状的面罩本体的中部设一氧气入口,周边设有一圈密封气垫构成的。在手术病人麻醉诱导时,病人需要给氧外,还需要其它插管,如经纤维支气管镜插管、胃插管等。由于现有的麻醉面罩只有一个氧气入口,其它插管只能从圈密封气垫的下部进入,因此很难保证面罩的密封,往往造成漏气严重,导致加压给氧困难,既给医生操作带来困难,又给病人带来风险。国知局先后公开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实用新型专利方案。其中,授权公告号为CN2759498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在面罩本体上增设一操作孔,孔内设一橡胶圈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在操作孔设一橡胶圈虽然起到了较好的密封问题,但却无法适应其它插管管径的变化,尤其孔口是敞开的,在不进行其它插管时,无法加压给氧;授权公告号为CN2843501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在增设的操作口上另配一孔塞的方案,该方案虽然可在不进行其它插管时放入孔塞可进行加压给氧,但仍存在无法适应插管管径变化之不足;授权公告号为CN2796734Y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在面罩本体上增设一光孔,孔的顶端附设一盖体的方案,该方案由于所增设是一光孔,因此除存在CN2796734Y专利方案的不足外,还存在进行插管后密封性欠佳的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所增设的操作孔适应其它插管管径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麻醉面罩,该面罩具有一圆形操作孔,其特征是操作孔内设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上设有6~12条自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切痕,每一条切痕均交汇于弹性体的中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有切痕的长度相等,其末端所形成的圆的直径略小于胃管或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等其它插管的直径,以进一步改善密封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切痕为8条,构成一米字形,每两条切痕之间的夹角相等,以获得均匀的向内包裹的力量,提高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体的周边为一圆环,该圆环的外缘设有卡住面罩本体的U形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型麻醉面罩的其它插管功能的实现以及密封性能的改善,除了上述弹性体的结构特征作出贡献外,所述弹性体的物理特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选择具有良好弹性的材料制作,如选择天然橡胶制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体在未进行其它插管(如:胃管、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等)操作前每一条切痕的两侧紧密贴合,当其它插管自切痕的交汇点插入后,每两条切痕间的三角形区域紧包裹于插管的外壁,如同尚未绽开的花蕾。其它插管拨出后恢复如初。由于所述的切痕自弹性体的中心向四周辐射,且两条切痕间的三角形区域也是弹性的,因此插管后切痕张口的大小不仅可随管径变化,而且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的A-A剖视),图2为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局部I的放大图,图中去除面罩本体,显示出弹性体的剖面结构;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是在一只现有麻醉面罩的基础上改进而制成的,它具有一桃核状的面罩本体1,该本体的中部设一氧气入口2,周边设有一圈起密封作用的气囊3,气囊3在位于面罩本体1圆头侧设有一充气口4,较现有技术其改进之处在于:氧气入口2的右侧,即靠患者的嘴角处增设一圆形操作孔5,孔内设有一用天然橡胶制作的弹性体6。所述的弹性体6的周边为一圆环6-1,圆环6-1的外缘设有卡住面罩本体1的U形槽6-2,圆环6-1内部设有与之一体的薄片6-3,薄片6-3的中心均匀设有8条构成米字形的切痕6-4。所述弹性体6的圆环6-1的内径(即薄片6-3的直径)以略大于胃管或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等其它插管的直径为宜;所述的8条切痕6-4的长度相等,其末端所形成的圆的直径略小于胃管或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等其它插管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