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溢盖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1737.1 | 申请日: | 200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1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区初应;梁森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区初应;梁森宏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3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5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溢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厨房电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溢盖,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压力锅或电饭煲的新型防溢盖。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用于压力锅或电饭煲的防溢盖,主要由锅盖、密封圈、防溢板组成,密封圈设于防溢板外圈,锅盖内端面中心处设有定位柱,防溢板中心处对应设有安装套,防溢板通过定位柱安装固定在锅盖上,其中防溢板为一整块板材通过专用模具冲压成盘片状,防溢板上冲压有多个排气孔。此结构的防溢板,因其为盘片状,需要原材料较多,且需专用压形模具,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另外,在压力锅使用过程中,锅内沸腾时,锅中食物容易把排气孔堵塞,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材小、生产成本低、使用安全的新型防溢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防溢盖,包括锅盖、防溢罩及密封圈,锅盖内端面中心处设有定位柱,防溢罩中心处对应设有安装套,防溢罩通过安装套安装固定在锅盖的定位柱上,密封圈位于防溢罩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罩包括外圈的挂环及中心处的安装套,挂环与安装套通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筋条将其连接。
所述的筋条数量为三至六条。
所述筋条与挂环及安装套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安装套外为金属环,内嵌弹性衬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防溢罩主要由外圃的挂环及中心处的安装套组成,挂环与安装套通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筋条将其连接,此结构设计,相对采用盘片式的板溢板来说,可大量节约生产原材料,且不需专用冲压模具,因此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盘片式防溢板的排气孔容易堵塞,安全性能较差,而本实用新型防溢罩大部分为气流通道,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连接挂环与安装套的筋条数量在三至六条之间,能较好保证连接强度,采用焊接传统连接,连接牢固,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防溢盖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溢盖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防溢盖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现有结构的防溢盖,主要由锅盖1、密封圈2、防溢板3组成,密封圈2采用无毒、耐高温、膨胀系数较好的橡胶材料制成。密封圈2设于防溢板3的外圈,锅盖1内端面中心处设有定位柱4,防溢板3中心处对应设有安装套30,防溢板3通过定位柱4安装固定在锅盖1上,连接处设有小橡胶圈6,另外在防溢板3平面上开设有卸压用排气口31,此结构的防溢板3,在生产制作及使用过程中,耗材多,安全性能较差。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溢盖,主要由锅盖1、密封圈2、防溢罩5组成,防溢罩5由外圈的挂环50及中心处的安装套51组成,安装套51外为金属环510,内嵌弹性衬套511。挂环50与安装套51通过三条筋条52将其连接,安装套51安装在锅盖1的定位柱4上,密封圈2安装在防溢罩5的挂环50上。此结构的防溢板,相对盘片状的防溢板来说,用料小,生产工艺简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且不易堵塞,安全性能得到提高。当然筋条52的数量不局限于三条,但以三至六条为佳,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降低生产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区初应;梁森宏,未经区初应;梁森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