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汽车用遮雨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1601.0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69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麦江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江宁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B60J11/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汽车 用遮雨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雨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折叠的汽车用遮雨篷由设置在汽车尾箱或汽车尾部导流片内的卷绕装置、卷绕在卷绕装置上的雨篷布构成,使用时,将雨篷布从卷绕装置内拉出来,然后将雨篷布的自由端固定在车头上,使雨篷布将车顶覆盖即可。此种可折叠的汽车用遮雨篷,受汽车宽度的限制,雨篷布的宽度不能超出汽车的宽度,由于汽车的侧面是没有雨篷布的遮挡的,这样,使汽车不能得到雨篷布完全的遮挡;而且,由于卷绕装置必须要装设在汽车尾箱或汽车尾部导流片内,这样,给可折叠的汽车用遮雨篷的安装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另外,由于雨篷布紧贴在汽车顶部,太阳光的辐射热能容易通过雨篷布传导到汽车上,使汽车室内温度快速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使用方便,能将汽车完全遮挡的、能阻隔太阳热能辐射到汽车室内的可折叠的汽车用遮雨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带有开口的外壳、并排设置在外壳内的两根带有弹力回转装置的卷筒、设置在卷筒上的雨篷布构成,在雨篷布的自由端设置有固定挂钩或者固定磁铁。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汽车的顶部,然后,往两端将雨篷布从两根卷筒上拉出来,并通过固定挂钩或者固定磁铁将拉出来的两幅雨篷布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在汽车的头部和尾部,使雨篷布完全将汽车上面遮挡住。由于本实用新型是自由放置在汽车的顶部的,这样,雨篷布的宽度可以远大于汽车的宽度,以便雨篷布完全将汽车上面遮挡住;此外,由于有外壳的顶托,使雨篷布离开汽车车厢的上面,这样,太阳热能就不能通过雨篷布传递到车厢上,而且,车厢与雨篷布间的空气流动能将车厢的热能带走。
这里,为了方便携带,外壳由两个或三个子外壳构成,每个子外壳内都并排设置有两根带有弹力回转装置的卷筒,卷筒上设置有自由端带有固定挂钩或者固定磁铁的雨篷布,其中一子外壳的下面设置有支撑脚。使用时,将子外壳并排放置在车顶上,有支撑脚的子外壳的端部跨靠在没有支撑脚的子外壳的端面上,打开雨篷布,这样,就能将车顶完全遮盖。由于分成多个子外壳,这样,每个子外壳的长度就比较短,方便将其收藏。在子外壳间设置有连接导轨或者铰链,以便不用时,将它们折叠起来,便于收藏。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在外壳内并排设置两根带有雨篷布的卷筒,因此,具有安装、使用方便,能将汽车完全遮挡的、能阻隔太阳热能辐射到汽车室内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带有开口的1a外壳1、并排设置在外壳1内的两根带有弹力回转装置2的卷筒3、设置在卷筒3上的雨篷布4构成,在雨篷布4的自由端4a设置有固定挂钩或者固定磁铁5。
外壳由两个(如图2所示)或三个(如图3所示)子外壳1b构成,每个子外壳1b内都并排设置有两根带有弹力回转装置2的卷筒3,卷筒3上设置有自由端带有固定挂钩或者固定磁铁5的雨篷布4,其中一子外壳1b的下面设置有支撑脚6。在子外壳间设置有连接导轨(如图2所示)或者铰链7(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江宁,未经麦江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接组合式绝缘箱式变电站壳体
- 下一篇:适用于低温环境的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