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型风光互补路灯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51567.7 | 申请日: | 2007-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4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风神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S9/04;F21V23/00;F21V25/00;F03D1/00;F21W131/103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宁波市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风光 互补 路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光组合照明路灯系统,尤其设计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防盗型风光互补路灯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用于市政道路上的风光组合路灯系统100大都不具备防盗功能,都是将风光组合路灯的电子元件安装于灯杆101下部的的管孔储存室内,而上述管孔储存室的出口只用普通螺钉103将接线门板102盖于管孔储存室的出口上且裸露在外,这样使得很容易被发现且用通用工具就可轻而易举的把盖于管孔储存室的出口上的接线门板102打开,造成放置在管孔储存室内的电子元件被盗或被损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人员的维护带来不便和困难。
因此,急需一种具有防盗功能且专门用于收容电子元件的装置的路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盗功能且专门用于收容电子元件的装置的防盗型风光互补路灯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防盗型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包括灯杆、照明灯具、控制器、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及蓄电池,所述照明灯具固定在上述灯杆上,所述风力发电机固定在上述灯杆顶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上述灯杆上,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蓄电池和照明灯具,所述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将电能经导线接入控制器给蓄电池充电和存储,其中还包括防盗箱,所述防盗箱安装于灯杆外侧,所述防盗箱包括外箱体、内箱胆及箱盖,所述控制器和蓄电池收容于上述内箱胆内,所述内胆箱容置于外箱体内,所述箱盖盖于内箱胆上,所述箱盖外侧面开设有暗孔,所述暗孔内插有向外凸伸的暗销,所述箱盖外侧周围涂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覆暗销并与外箱体连接。
较佳者,所述防盗箱安装于灯杆的外侧地面下,更进一步增加防盗性。
较佳者,所述内箱胆的外侧还固定有若干稳固条,所述稳固条为钢筋,所述外箱体为包覆所述钢筋的水泥层,巩固了内箱胆与外箱体的连接。
较佳者,本实用新型防盗型风光互补路灯系统还包括逆变电源,所述逆变电源收容于内箱胆内,所述逆变电源接于所述蓄电池的输出上,所述照明灯具接于上述逆变电源的输出上,上述逆变电源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为交流电提供给负载的照明灯具。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有专门用于收容控制器和蓄电池等电子元件的防盗箱,且上述防盗箱的暗销隐藏在防护层内,外人就很难发现其位置而无法打开箱盖,从而防止控制器和蓄电池被盗走,而工作人员知道其暗销的具体位置,即可轻易的打开防盗箱的箱盖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能很好的发挥其自身的照明作用,起到了很好的防盗窃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路灯系统。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盗型风光互补路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防盗型风光互补路灯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盗型风光互补路灯系统的防盗箱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防盗箱的箱盖和内箱胆的分解图。
图6为图4所示防盗箱的内箱胆与外箱体的组装图。
图7为图4所示防盗箱的箱盖与内箱胆及外箱体的组装图。
图8为图2所示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防盗型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包括灯杆1、照明灯具2、风力发电机3、太阳能电池板4、恒压充电控制器5、蓄电池6,所述照明灯具2固定在上述灯杆1上,所述风力发电机3固定在上述灯杆1顶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固定在上述灯杆1上,所述恒压充电控制器5和蓄电池6设置在灯杆1的外侧,所述恒压充电控制器5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蓄电池6、照明灯具2、风力发电机3和太阳能电池板4,上述风力发电机3和太阳能电池板4将电能经导线接入恒压充电控制器5给上述蓄电池6充电和存储,上述蓄电池6的输出接照明灯具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防盗箱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风神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风神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5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