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式送核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1485.2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8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芳;刘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13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式送核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珍珠养殖工具,特别是一种负压式送核器。
背景技术
珍珠养殖是我国水产领域的一项重要产业。人工养殖的珍珠分为有核珍珠、无核珍珠和附壳珍珠三种,其中有核珍珠是最重要的部分。有核珍珠分为圆形珍珠和异形珍珠,圆形珍珠形状均为正圆形,异形珍珠有水滴形、椭圆形及其他形状。目前,我国养殖的有核珍珠均为圆形珍珠,养殖珍珠时需要在珍珠贝软体部或外套膜内植入一个圆形的珠核。在植核时需要用送核器将圆形的珠核植入珍珠贝软体部或外套膜内,取核送核是插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目前,使用的送核器全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由柄和圆弧形的吸头构成。取核时,先将圆弧形吸头蘸水,再将吸头置于核上,核面与吸头的内侧通过水的张力连接。但这种传统的送核器有明显的不足之处:(1)传统的送核器只能够取送圆形的珠核,而不能取送水滴形、椭圆形及其他形状的珠核,严重的限制了异形游离有核珍珠的定向生产。(2)吸头为硬质材料不锈钢制成,形状、弧度固定,而珠核的大小不一,表面的弧度不一,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核面与吸头的内侧通常有空隙,降低了吸头对珠核的吸力,造成珠核容易从吸头上脱落,其直接后果是影响了插核效率。(3)洁净的珠核在贝体内脱落后会接触到贝体内的污物和细菌而受到污染,插核员为追求速度,往往不重新取核,而是将受到污染的珠核直接送入珍珠贝体内,增加了手术贝受感染的机会,增加了污珠的产生率和手术贝死亡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式送核器,在吸头的吸盘座内侧贴上一个软胶质吸盘,在手柄壁上设有产生负压的通孔,既可以吸取圆形珠核,又可以吸取具部分光滑表面的异形珠核;在取核、送核过程中可以使核、器较牢固的结合,在完成送核操作后,又可以方便地使核、器分离,克服了传统送核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由吸盘、吸盘座和手柄组成,在带有微管3的圆锥型手柄4的一端上装有吸盘座2,吸盘座2的内侧贴上吸盘1,在手柄4的侧面有小孔5与微管3相通。
本实用新型可以吸取圆形珠核之外的其它形状的珠核;吸盘与核表面之间空隙的压力较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核牢固,降低了珍珠插核技术的难度,提高了插核效率;该方法不会造成脱核引起的珠核污染,提高珍珠质量。可用于海水有核珍珠的插核,也可用于淡水有核珍珠的插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取一段圆锥型的不锈钢加工成手柄4,在手柄4上先加工微管3,将加工微管3的一头弯曲,形成带弯头的手柄4,也可以不弯曲,吸盘座2用不锈钢加工出圆弧面,并安装在手柄4的弯头上,再在吸盘座2的圆弧面内侧贴上吸盘1,吸盘1用软胶做成,在手柄4的侧面钻有小孔5与微管3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原理为:一种用于珍珠插核的负压式送核器,采用负压原理,吸头由吸盘1和吸盘座2组成,使珠核与吸头之间形成一个低压空间,造成压力差,从而使珠核牢固“吸”在吸头上。负压式送核器由吸头和与之相连的手柄4构成,吸头由软质的吸盘1和支撑作用的吸盘座2构成;所用手柄4和吸盘座2为不锈钢材料等硬质材料,吸盘1由PVC、TPR、TPE等软胶类材料做成,其弧面直径为6mm~10mm,厚度1~2mm;手柄4有防滑纹。手柄4和吸盘座2的中央有相通的微管3,管的一端开口在吸盘1的内侧中央,另一端开口在手柄4的侧壁。在使用时,将吸盘1蘸水后对准珠核压下,吸盘1被压缩,珠核与吸盘1内侧之间的空气被全部或部分从微管3排出,用手指封堵手柄上的小孔,提起负压式送核器,吸盘1回弹,从而使珠核与吸盘1内侧之间的形成一个低压空间;而珠核外面仍然受到正常大气压作用,所以珠核被紧紧的“吸”在吸盘1上。将珠核植入珍珠贝体内后,松开压在小孔上的手指,空气通过微管进入核与吸盘内侧之间空隙,空隙内外压力平衡,负压式送核器的吸盘1失去对珠核的“吸”力,从而珠核与负压式送核器容易的分离。
下面结合大珠母贝的插核示范本负压式送核器的使用:将待植核大珠母贝栓口后按常规方法开口,右手持负压式送核器手柄4,将吸盘1蘸水后对准珠核压下,然后用右手的中指或无名指压住小孔5,提起负压式送核器,珠核即被紧紧的“吸”在负压式送核器的吸盘1上,将珠核送入珍珠贝体内,松开压在小孔5上的手指,空气从小孔5进入微管3,到达珠核和吸盘之间的空隙,空隙内外压力平衡,负压式送核器的吸盘1失去对珠核的“吸”力,珠核和负压式送核器分离。负压式送核器被取出,珠核则留在珍珠贝体内,完成取核、送核过程,然后再进行推核和送片等植核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