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串控制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1471.0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48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容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容振光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F21S4/00;F21S9/02;F21S10/06;F21W1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23012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串的自动控制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LED灯串闪烁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LED灯串不仅仅应用于圣诞节等各种节日的应景装饰,并且应用于家庭装修及城市亮化工程和各种娱乐活动场所,LED灯串与传统的白炽灯串有不可比拟的优点,具有色彩艳丽,可实现色彩的多种变化,并有效的降低了能耗,组成的七彩变色灯串不仅能起到照明的作用,起装饰作用更是让不同的节日和不同的场合增加了不少喜庆的气氛,正因为如此,LED灯串已经悄然进入到我们生活当中,目前我们所常用到的LED灯串用道线将LED联接起来组成链状结构,使其发光,并带有功能控制器,使灯串产生多种色彩变化。
随着灯饰产业的发展,各种功能的LED灯串频频面市,这样也不能满足人们多样性的需求,而且也不能满足一些特殊场合的使用需要;目前使用的LED灯串中,有的是通过一个变压器后接市电作输入;有的是用电池作输入,用电池作输入的一般是两节1.5伏的电池,但一般闪烁的LED灯串需要的输入一般最少要4.5伏,这样就需要三节1.5伏的电池,这样就造成控制LED灯串的控制盒体积大,而且非常耗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将3伏的电压升至5伏供LED灯串作输入、用电池数量少和耗电小的LED灯串控制电路,它可设计有多个输出,从而可控制多组由多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灯串上所有发光二极管同步闪烁,既节约了成本,控制又简单,它能采用一个控制电路控制同一组或不同组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同步闪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两节1.5伏电池串联的电池组battery、设有集成电路U7的升压电路和设有集成电路U1的输出电路;所述升压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7、两个电容CIN、COUT、两个电阻R1、R2、电感L1、MOS管M1和稳压二极管D3,所述输出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三个电阻R5、R7、R8和三极管Q3;集成电路U7的脚4和电池组battery的负极连接后接地,集成电路U7的脚3接电池组battery的正极,电池组battery的正极接电容CIN的正极,电容CIN的负极接地,电感L1接在电池组battery的正极和MOS管M1的漏极间,MOS管M1的源极接地,MOS管M1的栅极接集成电路U7的脚5,集成电路U7的脚1通过电阻R2后接地,电阻R1接在集成电路U7的两个脚1和2间,MOS管M1的漏极接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和集成电路U7的脚2、电容COUT的正极、集成电路U1的两个脚1和2相连接,电容COUT的负极接地,集成电路U1的两个脚9和10接地,集成电路U1的两个脚2和3间接有电阻R5,集成电路U1的脚16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集成电路U1的脚1,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基极间接有电阻R7,三极管Q3的基极和地间接有电阻R8。
上述MOS管M1为N沟道型MOS管。
上述集成电路U1的两个脚13和1间接有复位按键reset。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设有集成电路U7的升压电路,将3伏的电压升至5伏,又采用集成电路U1作输出电路,5伏的电压不仅提供给LED灯串负载,也给集成电路U1供电。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和方式,本实用新型就提供了一种将3伏的电压升至5伏供LED灯串作输入、用电池数量少和耗电小的LED灯串控制电路,它可设计有多个输出,从而可控制多组由多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灯串上所有发光二极管同步闪烁,既节约了成本,控制又简单,它能采用一个控制电路控制同一组或不同组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同步闪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接有LED灯串负载);
图2是图1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接LED灯串负载的不同连接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容振光,未经容振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4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蒸箱进布口的防滴水加热板
- 下一篇:智能化汽车快速定量装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