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方便的平面单极缝隙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1409.1 | 申请日: | 200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4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立;徐家梧;何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兆电子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9/30 | 分类号: | H01Q9/30;H01Q13/10;H01Q1/22;H01R12/08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519180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方便 平面 单极 缝隙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无线通讯产品的平面单极缝隙天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无线通讯产品的广为普及,消费者对无线通讯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使无线通讯产品能满足规定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及收讯良好、支持多频段工作等特点,不少厂家对于无线通讯产品(如手机)的天线结构提出了多种改进方案,其中较常用一种的是平面单极缝隙天线,现有的平面单极缝隙天线大致有以下三种结构:一、采用冲压而成的金属片作为天线;二、采用金属棒作为天线;三、采用表面印有金属电路图案的硬PCB板作为天线等,由于金属片天线在安装时,需要用专用支架将天线固定在手机主板上;而用金属棒或硬PCB板天线在安装时也需要将天线焊接在手机主板上,所以这些结构的天线安装方式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安装工艺一致性对天线的性能影响较大,而且天线不能满足不同手机轮廓的弯折需要,所占手机空间较大,所以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尽管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可随不同手机轮廓弯折的柔性电路板天线,但其同样的存在安装时需将天线焊接在手机主板上、安装不便及结构不可靠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既体积小,且可根据无线通讯产品的外形轮廓弯折,而且又安装方便、结构可靠、安装工艺一致性好的平面单极缝隙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方便的平面单极缝隙天线,包括柔性电路装置,该柔性电路装置包括柔性基板及设置于该柔性基板一表面上的用作信号接收导体的金属电路图案,其特点是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一体设有至少一条向该柔性基板背面弯折延伸的连接脚,所述各连接脚上分别设有可用于将所述各连接脚与移动通讯产品中的主板可靠联接的非金属联接件,且其中一连接脚上设有与所述金属电路图案的电路输入端相连的、并可与移动通讯产品内主板上的射频电路输出端接触而实现电路连通的天线馈点。
其中,为使本实用新型在与主板联接可靠的基础,又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上述柔性基板上设置两连接脚,上述各连接脚上分别设有定位孔,上述非金属联接件包括穿置于所述定位孔内的非金属连接钉,且所述非金属连接钉的底部为开有纵向槽口的锥状弹性限位块,所述非金属连接钉通过其底部穿过上述各连接脚的定位孔和外接移动通讯产品主板上的穿孔、并使其锥状弹性限位块倒钩于移动通讯产品主板底面而使上述柔性电路装置与移动通讯产品主板可靠地联接在一起。为确保上述连接脚上的天线馈点与外接移动通讯产品主板上的射频电路输出端可靠接触,以进一步的加强其结构的可靠性,上述非金属连接钉上套置有一用于挤压上述连接脚的绝缘弹性环。
本实用新型由于巧妙地采用在柔性电路装置的一侧一体设置至少一连接脚和在连接脚上装置非金属联接件、并在一连接脚上设置可与移动通讯产品内主板上的射频电路输出端接触的反馈点的结构,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既可使柔性电路装置按照手机外轮廓需要弯折而有效节省了天线所占用移动通讯产品的空间,同时又可通过其连接脚和非金属联接件而使上述柔性电路装置可靠地连接于移动通讯产品的主板上、并通过其连接脚上的天线馈点而使柔性电路装置中的金属电路图案与移动通讯产品主板上的射频电路输出端实现电连通,所以安装时既无须另加专用支架,又无须采用焊接工具来焊接以达到通电的目的,安装极为简易,而且安装的工艺一致性好、结构可靠,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单极平面缝隙天线要么需要另加专用支架,要么需通过焊接才能使天线与移动通讯产品主板连接而导致安装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及安装工艺一致性对天线的性能影响较大等问题。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底部带锥状弹性止挡块的非金属连接钉和绝缘弹性环组成的联接件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确保了其结构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加工及安装简易,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通讯产品中。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位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柔性电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移动通讯产品中的主板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方便的平面单极缝隙天线,包括柔性电路装置,该柔性电路装置包括柔性基板1及设置于该柔性基板1一表面上的用作信号接收导体的金属电路图案2,其中,所述金属电路图案2的设计可根据手机的频段设计要求的不同而设定,为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安装及拆卸方便,且与移动通讯产品中主板8的联接结构可靠,所述柔性基板1的一侧一体设置有至少一条向该柔性基板1背面弯折延伸的连接脚4,所述各连接脚4上设有可用于将所述连接脚4与移动通讯产品中的主板8可靠联接的非金属联接件6,且其中一连接脚4上设有与所述金属电路图案2输入端相连的、并可与移动通讯产品内主板8上的射频电路输出端81接触而实现电路连通的天线馈点5,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既可使上述柔性电路装置按照移动通讯产品的需要垂直安装在手机的顶端或底端,并且其还可按照移动通讯产品外轮廓需要进行弯折贴近而有效节省了天线所占用移动通讯产品的空间,以达到移动通讯产品体积小巧、结构紧凑的目的,同时又可通过上述柔性电路装置中的连接脚4和非金属联接件6而使上述柔性电路装置与移动通讯产品的主板8实现可靠联接、并通过其连接脚4上的天线馈点5而使柔性电路装置中的金属电路图案2与移动通讯产品主板8上的射频电路输出端81实现电连通,所以安装时既无须另加专用支架,又无须采用焊接工具来焊接就可达到将柔性电路装置与移动通讯产品主板8可靠连接通电的目的,安装极为简易,同时大大地降低了安装的难度和安装成本,而且安装工艺的一致性好、结构可靠,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单极平面缝隙天线要么需要另加专用支架,要么需通过焊接才能使天线与移动通讯产品主板连接而造成安装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安装工艺一致性对天线的性能影响较大等问题。其中,上述天线馈点5的位置可以按照移动通讯主板8射频输出端上的焊盘位置进行相应的设计。上述天线馈点5与金属电路图案2的连接结构也可根据需要任意设计,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金属电路图案2的电路输入端向外延伸至上述连接脚4的表面上,然后将上述天线馈点5直接设置于该连接脚4表面的金属电路图案2的电路输入端上。如图1至图4所示,为使本实用新型在与主板8联接可靠的基础,又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上述柔性基板1的侧面上设置两连接脚3、4,并在各连接脚3、4上分别设有定位孔31、41,上述各非金属联接件6包括分别穿置于所述各定位孔31、41内的非金属连接钉61,且所述非金属连接钉61的底部为中间开有纵向槽口64的倒锥形弹性限位块63,所述各非金属连接钉61通过其底部穿过上述各连接脚3、4的定位孔31、41和外接移动通讯产品主板8上的穿孔、并使其锥状弹性限位块63倒钩于移动通讯产品主板8底面而使上述柔性电路装置与移动通讯产品主板8可靠地联接在一起。为确保上述连接脚4上的天线馈点5与外接移动通讯产品主板8上的射频电路输出端81可靠接触,以进一步的加强其结构的可靠性,上述各非金属连接钉61上套置有一用于挤压上述各连接脚3、4的绝缘弹性环62。其中,上述绝缘弹性环62为由70度的PVC或其它弹性材料制成。上述各连接脚3、4与柔性基板1呈90度或接近90度的弯折角。本实用新型可以垂直于移动通信产品的主板8放置于移动通讯器的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加工及安装简易,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通讯产品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兆电子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未经嘉兆电子科技(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4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