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压稳压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1180.1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1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冯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依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22 | 分类号: | A61M39/22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中 |
地址: | 519080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稳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压稳压阀,尤其是一种使减压后气体的压力稳定的医用减压稳压阀。
背景技术
随着臭氧医疗技术的发展,使用医用纯氧来制取臭氧已经得到推广使用。现有的臭氧治疗仪器是通过医用氧气瓶来供应纯氧的,氧气瓶的高压氧气经过出口阀和减压阀后进入臭氧治疗仪器。现有氧气瓶的氧气初始压力为13兆帕(本实用新型所说的气体压力是相对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气体压强,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基础上增加的压强),减压后进入臭氧治疗仪器的氧气压力应控制在0.05兆帕以下。而现有的减压阀为一个先导活塞式减压阀或簧片式减压阀,若使用先导活塞式减压阀,随着氧气瓶中氧气的压力降低,其流量也降低,不能满足臭氧治疗仪器工作的要求;若使用簧片式减压阀,则随着氧气瓶中氧气压力的降低,减压后氧气压力反而升高,不利于臭氧治疗仪器的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图1是先导活塞式减压阀的结构原理图。先导活塞式减压阀1包括阀座2和阀帽3,阀帽3与阀座2通过阀帽3下部的内螺纹与阀座2上部4的外螺纹连接。在阀帽3内设置有一活塞11,在活塞头12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大活塞环13,大活塞环13与阀帽3的内壁接触,这样,活塞头12、大活塞环13与阀帽3的内壁上部、阀帽3的底面限定了先导活塞式减压阀1的第一阀腔21。在第一阀腔21内设置有小弹簧7,小弹簧7的上端固定在弹簧座8上,其下端与活塞头12接触,并向活塞头12施加向下的力。活塞头12的下端与活塞杆15连接,在活塞杆15靠近下端处设置有小活塞环16,小活塞环16与阀座2的内壁接触,并与活塞头12、大活塞环13、阀帽3的内壁、阀座2的内壁上部限定了先导活塞式减压阀1的第二阀腔22。活塞11的活塞杆15设置在第二阀腔22中,在活塞杆15的外部设置有大弹簧14,其下端与阀座2的上表面接触,其上端与活塞头12的下表面接触,并向活塞头12施加向上的力。在活塞杆15的下端和内部形成有气体通道17、18,气体通道18的下端与气体通道17连通,其上端与第一阀腔21连通。
在阀座2的外壁设有气体进口23和气体出口24,气体进口23与进气通道25连通,气体出口24与出气通道26连通,进气通道25与出气通道26均设置在阀座2的内部。在阀座2的外壁上还设有安全阀接口27和压力表接口28,安全阀接口27和压力表接口28与出气通道26连通。
在没有气体进入先导活塞式减压阀1时,小弹簧7挤压活塞头12的上端,使活塞杆15的下表面19与进气通道25上端的周边表面29紧密接触,这样进气通道25与出气通道26被活塞杆15阻断。当高压的气体从气体进口23进入进气通道25时,气体的压力大于小弹簧7的恢复力,此时小弹簧7向上收缩,活塞头12、活塞杆15均向上移动,活塞杆15的下表面19与进气通道25上端的周边表面29分离,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减压通道30。高压气体进入减压通道30后,部分气体通过气体通道17、18进入第一阀腔21,并在第一阀腔21中形成较大的压力向下挤压活塞头12,但大弹簧14有向上的恢复力,使活塞头12处于平衡位置,并保证减压通道30不会被关闭。这时在活塞头12上方有小弹簧7和高压气体对活塞头12施加的向下的力,在活塞头12下方有大弹簧14施加的向上的恢复力,并在活塞杆15的下方有流动的气体施加的向上的力,当这四个力保持平衡后,活塞头12与活塞杆15也就处于平衡位置。
根据伯努利原理,气体的流速与压力成反比,要使高压气体的压力降低,就要让气体在减压通道30中流速增加。而在气体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气体的流速与气体通道的截面积成反比,因此,要使气体的压力降低,必须适当控制减压通道30的截面积。由于减压前气体的压力为13兆帕,减压后气体的压力为0.05兆帕,因此气体的流速需要在减压通道30中迅速提高,故减压通道30的截面积很小,即活塞杆15的下表面19很接近进气通道25上端的周边表面29。随着氧气瓶中气体的消耗,氧气瓶中气体的压力也慢慢降低,在进气通道25中的气体的压力也会随着降低。此时在活塞头12上方小弹簧7和第一阀腔21内高压气体的压力作用下,活塞头12和活塞杆15向下移动,减压通道30的截面积进一步减小。这时,若要维持减压后气体的压力不变,则气体的流量将会减少。此时,用户需要将阀帽3向上旋开一点,使减压通道30的截面积增大。但阀帽3的调节能力有限,气体流量仍然会明显的减少。在实际使用时,当氧气瓶的压力为5兆帕时,减压后气体的流量已经减少至原来的一半,不能满足臭氧治疗仪器正常工作的要求,这样在氧气瓶中剩余大量氧气的时候就不能使用,造成极大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依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依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浆套筒及预制件
- 下一篇:一种折板式桁架型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