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粉料配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0854.6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5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黎贤饶;喻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贤饶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配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涉及一种陶瓷粉料配料的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要求生产立体块状感较强的陶瓷的配料机构。
技术背景
如图1至图2所示,现有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由装有不同陶瓷粉料的两个贮料斗1、2下料到一个光面辊A上,光面辊A转动直接配料到皮带3上,这种配料机构使得两个贮料斗的不同陶瓷粉料经过光面辊配料时相互混合,这样生产出的陶瓷块状和立体感就不太明显;二、有多个顺序排列装有不同陶瓷粉料的贮料斗1、2、3下料到对应的多个光面辊A、B、C上,光面辊A、B、C转动直接顺序的、分层次的配料到皮带4上。这样的配料机构由于利用多个光面辊连续配料到皮带上,所以生产出的陶瓷块状和立体感同样不明显,由于以上的配料机构配料生产出的陶瓷都没有明显的块状和立体感,因而,远远满足不了市场上是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生产的陶瓷块状和立体感不明显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具有明显块状和立体感的陶瓷配料机构,这种陶瓷配料机构主要由旋转辊、贮料斗和隔板组成,其中旋转辊外圆上设置有配料腔,贮料斗中间设置有隔板,隔板下端设有分刮器。所述的旋转辊外圆上分布有若干个配料腔群;所述的旋转辊外圆上设置的配料腔为各种形状的凹孔或凹槽;所述的隔板设置为可调节分刮器上下位置的隔板,调节隔板上下位置,使分刮器与配料腔因上下距离的不同而进行不同比例的配料;所述的分刮器由齿状的弹性材料做成;所述的贮料斗中间设有一个或两个隔板和刮分器。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的陶瓷粉料配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已有的陶瓷粉料配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陶瓷粉料配料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陶瓷粉料配料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陶瓷粉料配料机构第一实施例的隔板和分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陶瓷粉料配料机构第一贮料斗配料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陶瓷粉料配料机构第二贮料斗配料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陶瓷粉料配料机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陶瓷粉料配料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结构配料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陶瓷粉料配料机构的另一种旋转辊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陶瓷粉料配料机构的另一种旋转辊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陶瓷粉料配料机构的另一种旋转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进行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粉料配料机构主要由旋转辊5,贮料斗1、2和隔板3组成,其中旋转辊5外圆上设置有配料腔6,贮料斗1、2之间设有可调节高度的隔板3,隔板3下端连接有弹性材料做成分刮器4。当陶瓷粉料进行配料时如图6至7所示,首先陶瓷粉料A从贮料斗1下到旋转辊5的配料腔6上,旋转辊5转动,配料腔经过隔板3下的分刮器4,分刮器4将配料腔6上的上层粉料刮开,剩下底层的粉料形成一个半填充的配料腔,当半填充的配料腔经过贮料斗2时,陶瓷粉料B下料进行第二次补填,最后形成如图3所示的陶瓷粉料配料出的C。
实施例二
如图8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粉料配料机构主要包括有旋转辊4,贮料斗1、2、3和隔板5、6,其中旋转辊外圆上设有配料腔9,贮料斗1、2、3之间设置有隔板5、6,隔板5、6下端连接有弹性材料做成分刮器7、8,分刮器7、8的位置分别由低至高分布。当陶瓷粉料进行配料时如图9所示,首先陶瓷粉料A从贮料斗1下到旋转辊4的配料腔9上,旋转辊4转动经过隔板5下的分刮器7,当旋转辊4旋转,配料腔9经过分刮器7时,分刮器7将配料腔9上的大部分粉料刮开,剩下底层的粉料形成一个未填充满的配料腔,当未填充满的配料腔经过贮料斗2时陶瓷粉料B下料进行第二次补填,同理,未填充满的配料腔经过贮料斗3时陶瓷粉料C进行第三次下料填充。最后形成如图9所示的陶瓷粉料配料的D。
如图10至图12所示,以上实施方式的旋转辊上的配料腔,可以是凹孔,也可以是凹槽形成;配料腔的分布可以由若干个配料腔群分布在旋转辊上。
由于以上的陶瓷粉料配料机构配料克服了原有的技术缺陷,突破了原有陶瓷配料机构上配料生产出来的陶瓷缺乏块状和立体感的技术瓶颈,所以更能适应市场的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贤饶,未经黎贤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0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汽车玻璃窗电动升降器
- 下一篇:一种防止工业自动化系统雪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