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冲床模具防跳料组合上模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50257.3 | 申请日: | 2007-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4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峰 |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30B15/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波 |
| 地址: | 5109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冲床 模具 防跳料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冲床冲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数控冲床模具组合上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数控冲床模具防跳料采用的方法多数是在冲模头部装有顶料橡胶,这样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跳料的作用,但是仍存在许多缺点:(1)要求冲模的尺寸在6mm以上才能安装;(2)橡胶使用寿命短,需频繁更换;(3)冲头磨损缩短后,影响顶料橡胶的安装,容易脱落。而且实际情况是:尺寸越小的废料越容易上跳,影响冲床的加工,以上的限制使得顶料橡胶不能适用小尺寸的冲模,即应用的范围有限制;频繁的更换、容易脱落,影响正常的加工。
而国外模具制作商将下模做特殊处理,亦能有效放置废料上跳,但研磨到一定程度后其防跳功能会丧失,而且价格高而没能在国内普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跳料装置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组合上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数控冲床模具防跳料组合上模装置,包括模柄和冲头,所述的模柄和冲头相互装配,冲头通过螺纹套固于模柄的下端,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顶杆和弹性件,所述的冲头开有通孔,通孔直径与顶杆的尺寸相适应,通孔的长度小于顶杆的长度;所述的顶杆穿过冲头的通孔,上端位于冲头通孔的顶部,下端穿出通孔;所述的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顶杆的顶部和模柄的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顶杆呈“T”字形,其上端的尺寸大于冲头的通孔,下端的尺寸与通孔的直径相适应,顶杆的上端卡于冲头的通孔上方,限定顶杆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螺钉,且所述的模柄下端的端面开有凹槽,凹槽的尺寸与顶杆上端的尺寸相适应,凹槽的下部设有螺纹;所述的顶杆上端套于凹槽内;所述的弹性件位于凹槽内,其两端分别连接于顶杆的顶部和凹槽的顶部;所述的螺钉旋入凹槽的下部,将顶杆的上端卡于其上方,限定顶杆的位置。
本实用性型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顶杆的尺寸小,即便是小至3.5mm的模具也可以安装;顶杆的制造简单、安装、固定方便,成本低,能够有效防止跳料,且可根据使用磨损后的情况调整,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数控冲床模具防跳料组合上模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它包括模柄1、冲头2、顶杆3和弹簧4,所述的模柄1和冲头2相互装配,冲头2通过螺纹套固于模柄1的下端;所述的冲头2开有通孔,通孔的长度小于顶杆3的长度;所述的顶杆3呈“T”字形,其上端的尺寸大于冲头2的通孔,下端的尺寸与通孔的直径相适应;所述的顶杆3穿过冲头2的通孔,上端卡于冲头2的通孔上方,将整个顶杆3固定在冲头2通孔的顶部,下端穿出通孔;所述的弹簧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顶杆3的顶部和模柄1的下端。
如图2所示的一种数控冲床模具防跳料组合上模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它与实施例之一不同的是:还包括有螺钉5,且所述的模柄1下端的端面开有凹槽,凹槽的尺寸与顶杆3上端的尺寸相适应,凹槽的下部设有螺纹;所述的顶杆3上端套于凹槽内;所述的弹簧4位于凹槽内,其两端分别连接于顶杆3的顶部和凹槽的顶部;所述的螺钉5旋入凹槽的下部,将顶杆3的上端卡于其上方,限定顶杆3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峰,未经李伟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02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