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频闪、无辐射的直流荧光灯一体化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0160.2 | 申请日: | 200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43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向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佐刚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3/06;F21Y103/00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78广东省中山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频闪 辐射 直流 荧光灯 一体化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灯具设计技术和直流荧光灯电子镇流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替换T8/T12灯管的无频闪、无辐射直流荧光灯一体化灯具。
背景技术
荧光灯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照明灯具。现在的工厂、医院、写字楼等场所很多都是用电感式的T8和T12荧光灯具,此类灯具一般采用T8和T12卤粉荧光灯管和电感镇流器。T8/T12灯管采用卤粉,存在显色性差(Ra<60),功耗大,光通量低(仅为60lm/W)。电感镇流器存在能量损耗大,功率低,有频闪和噪音等缺点。电子镇流器的出现虽改进了电感镇流器存在的损耗大、功率低、有低频闪和噪音等缺点,但产生的高频电磁波辐射和高频频闪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高频电磁波辐射会干忧信号源,在高频护眼灯下不能正常接收电台广播就可以证明,故西方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从我国出口的T8/T12产品中绝大部分是电感式的支架灯具。 近年来,T5/T4荧光灯管及相关技术使荧光灯发展较快,T4/T5荧光灯管全采用三基色荧光粉,具有显色性色好(Ra≥80),光通量高(一般高于100lm/W),T4/T5荧光灯采用了直流荧光灯电子镇流器,能有效地消除了电感镇流器所产生的低频闪、噪音和电子镇流器产生的高频电磁波辐射、高频频闪等缺点。
由于T4/T5荧光菅和灯具的技术特点和采用的标准与T8/T12荧灯灯不同,一般无法将T4/T5荧光灯管直接安装于T8/T12灯具中,一是T4/T5灯管比T8/T12短,二是T4/T5配用的灯座与T8/T12配用的灯座不同。
总结以上原因,以直流电子镇流器驱动T4/T5荧光灯管代替T8/T12荧光灯管,从而得到了无频闪、无辐射、显色性好和提高光通量,不影响身体健康的绿色照明灯具是有需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直流电子镇流器驱动T4/T5荧光灯管来代替T8/T12荧光灯管的无频闪、无辐射的一体化灯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无频闪、无辐射的直流荧光灯一体化灯具,包括转接头、支架、直流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直流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置于支架内,其转接头分别插入支架的两端,T4/T5灯管的输入端以90度旋入转接头中。
转接头引线J7将铜针5、6的内部短接,引线J8将铜针2、4的内部短接,两端的引线分别接入直流荧光灯电子镇流器12输入端。引线J5将T4/T5灯管输入端21内部的两个铜片短接,引线J6将T4/T5灯管输入端1内部的两个铜片短接,其两端的引线分别接入直流荧光灯电子镇流器12的输出端。
以被替换的T8/T12灯管为短的T4/T5代替,一体化灯具的支架长度取决于替换T4/T5的灯管功率,而转接头外露部分的长度19是被替换的T8/T12的灯管的总长度减去替换的T4/T5灯管的总长度的一半。
转接头前端盖16上的两个铜针大小、位置、形状与T8/T12灯管两端上的铜针相匹配,后端盖17上部分处的灯座与普通T4/T5灯具两端上的灯座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把直流荧光灯电子镇压流器、T4/T5灯架、T4/T5灯管合理的组合成一体化,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替换T8/T12灯管的一体化T4/T5直流荧光灯具。利用原来电感镇流器支架灯具的灯架、电感、灯头及内部接线与转接头。以安装一支T8/T12灯管的方式安装进原T8/T12支架灯具中而不用去重新布线和拆除原来的支架,为推广无频闪,无辐射,不影响身体健康,节能环保的绿色照明提供了容量接受和普及之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感式荧光灯具内部线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支架灯具内部线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灯具转接头的内部接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灯具接线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灯具转接头的外观图;
图7为转接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灯具的支架;
图9为本实用新形直流荧光灯具的外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佐刚,未经苏佐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01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低温贮液瓶内胆的下部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