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挂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0031.3 | 申请日: | 200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7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石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正兵 |
主分类号: | A47G29/087 | 分类号: | A47G29/087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挂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真空挂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挂钩一般是粘贴或采用塑料做成的吸盘吸附形式,真空挂钩一般由连为一体的挂钩、压板和吸片组成,吸片为内凹的盖子状,使用时吸片内空气被挤压出去,吸片紧贴在平整的墙面上,这样就可以在挂钩上挂物品了,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
但是粘贴形式的挂钩只能使用一次,并且粘贴后墙上很不卫生;而吸附形式的挂钩,其吸片吸附性较小,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现在室内多采用瓷砖、夹板、玻璃来装修,瓷砖、金属夹板和玻璃表面都十分光滑,现有挂钩的吸片虽能吸附在墙面上,但悬挂稍重的物件后吸片会往下滑,使用起来不大令用户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可与光滑面牢固贴合,使用卫生、方便一种真空挂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挂钩,其包括有挂件和连杆,挂钩连接在连杆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贴膜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真空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膜片为薄膜,该薄膜厚度小于0.5mm;
如上所述的一种真空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膜片为圆形,贴膜片周边上设有一耳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真空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与所述贴膜片的连接部为平面,连接部与贴膜片中心处相固定;
如上所述的一种真空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膜片面积远大于所述连接部面积;
如上所述的一种真空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件为挂钩,挂钩上端设有凹槽,该凹槽槽壁上对称开有两透孔,所述连杆后端设有向后延伸的两直板,两直板尾端分别设有往外的凸起,该两凸起可对应地卡入两透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贴膜片为塑料薄膜,该塑料薄膜厚度小于O.5mm,由于贴膜片很薄,在墙面或玻璃上使用时可很快粘吸上去,使用时整个贴膜片与墙面或玻璃在真空状态完全接触,贴膜片与墙面或玻璃接触面积增大了,使得贴合十分牢固,避免贴膜片贴合后沿着墙面下滑,同时挂钩上可悬挂的物体的重量为同样大小的吸片所承受重量的五到八倍,使用方便;贴膜片依靠粘吸作用附着在墙面或玻璃上,可以反复多次使用且使用卫生;
(2)贴膜片周边上设有一耳部,不使用或要调换位置时,手拉该耳部,可很方便将贴膜片从墙面或玻璃上取下;
(3)连杆与贴膜片的连接部为平面,连杆连接部与贴膜片中心处相连,这样,悬挂物件后贴膜片可均匀受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从一方向看的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看的展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真空挂钩,其包括有挂件1和连杆2,挂钩1连接在连杆2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贴膜片3,由于贴膜片3为薄面,整个贴膜片3与墙面或玻璃在真空状态完全接触,使其与墙面或玻璃贴合十分牢固,避免贴膜片3贴合后沿着墙面下滑,可在挂件1上任意悬挂物件,使用方便;同时贴膜片3依靠粘吸附着在墙面或玻璃上,使用也十分卫生并可以反复多次使用。
其中,所述的贴膜片3为塑料薄膜,该塑料薄膜厚度小于O.5mm,由于贴膜片3很薄,在墙面或玻璃上使用时可很快粘吸上去,同样大小的贴膜片3比一般吸片的吸附力要大得多,悬挂物件的重量也大得多了,实用性能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中,贴膜片3为圆形,贴膜片3周边上设有一耳部31,不使用或要调换位置时,手拉该耳部31,可很方便将贴膜片3从墙面或玻璃上取下。所述连杆2与所述贴膜片3的连接部23为平面,连接部23与贴膜片3中心处相连,所述的贴膜片3面积远大于所述连接部23面积,这样,悬挂物件后贴膜片3均匀受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挂件1为挂钩,挂钩上端设有凹槽11,该凹槽11槽壁上对称开有两透孔12,所述连杆2后端设有向后延伸的两直板21,两直板21尾端分别设有往外的凸起210,该两凸起21O可对应地卡入两透孔12内。从而实现挂钩与连杆2的连接。除了挂钩外,还可以在连杆2上连接挂篮、挂盒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仲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正兵,未经石正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0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