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童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9683.5 | 申请日: | 2007-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6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7/04 | 分类号: | B62B7/04;B62B9/00;B60N2/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 地址: | 528414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婴儿车只能作为供给父母推动婴儿的一种简单运载工具。当外出乘坐汽车时,为了安全起见,婴儿需要使用安全座椅,有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已经出台相关法律,规定婴儿在乘坐汽车时必须使用安全座椅。另外基于安全性,当婴儿放置安全座椅上时需要系上五点式的安全带,而置放婴儿车内时,也需要系上三点式或五点式的安全带。这样当到达目的地时,婴儿需要从汽车的安全座椅上取下再抱至另外准备好的婴儿车上。当婴儿在熟睡状态时,需要解除汽车上的五点式安全带后将其从安全座椅上抱下,然后抱入婴儿车再系上婴儿车上的安全带,如此一来,就很容易将婴儿吵醒。
基于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一种可和婴儿车相互结合的婴儿专用安全座椅,如美国专利号为5676386的专利,其主要是在婴儿车的结构上设置卡掣装置,以方便父母亲能在不吵醒婴儿的状况下将婴儿从汽车上转移到婴儿车上,再配合汽车安全座椅相对的卡掣机构来达到定位组合的效果。然而,其固定方式较为复杂,且单一扣合的方式,安全性与稳定性均不够好。
因此,我们需求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能好的童车。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能好的童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童车,其包括童车骨架、设置于该童车骨架上的汽车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安装于童车骨架上的扣合装置,该扣合装置包括弹簧组件、与该弹簧组件相连接的一对卡扣块、对应该卡扣块设置于汽车安全座椅上的一对扣合部、与所述卡扣块连接且能驱动该对卡扣块相向移动的按钮,所述卡扣块包括能与所述扣合部扣合的卡扣部。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扣合装置还包括枢接于童车骨架上的壳体。所述童车骨架包括前脚架、后脚架、连接该前脚架和后脚架的关节组、枢接于该关节组与后脚架之间的连动杆、与该关节组枢接的手推架、设置于童车骨架上的横杆,所述壳体包括枢接部,所述扣合装置通过该枢接部安装于所述横杆上。所述扣合装置上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通过连动件与按钮相连接。所述壳体还包括扣合沟,所述童车骨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杆,该扣合沟用以卡扣该支撑杆。所述卡扣块还包括与所述按钮相连接的驱动斜边。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汽车安全座椅向下延伸形成一对支撑部,该扣合部设置于该支撑部内侧。所述扣合部的端部为凹槽形。所述汽车安全座椅的两侧分别设有插块,所述童车骨架上对应设有插座,所述汽车安全座椅通过该插块插入插座定位于童车骨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童车利用卡扣块与汽车安全座椅上的扣合部扣合,从而使汽车安全座椅能够牢靠地安放于童车骨架上,且拆卸简单容易。因此本实用新型童车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能及稳定性能好的有益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童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童车的扣合装置在未扣合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扣合装置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扣合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扣合装置安装于童车骨架上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扣合装置的扣合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由扣合状态转动至收置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童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首先请参考图1、图2以及图8,本实施例的童车包括童车骨架10、汽车安全座椅20以及将该汽车安全座椅20卡扣于童车骨架10上的扣合装置30。所述童车骨架10包括前脚架11、后脚架12、手推架13、连动杆14以及关节组15。所述前脚架11通过关节组15与后脚架12相连接。所述手推架13枢接于该关节组15,使得手推架13相对于前脚架11可以转动折收。后脚架12上端枢接于手推架13或关节组15,连动杆14枢接于关节组15与后脚架12之间,该连动杆14用以连动后脚架12以及使后脚架12可以向前脚架11方向转动折收。即该童车骨架10具有展开和收折两种状态,以及具有多种骨架组装形态。所述童车骨架10上还设有横杆16,具体为所述前脚架11上侧中间位置形成一座位部(未标示),在该座位部的前脚架11上固定设有横杆16及支撑杆17,所述扣合装置30设置于该横杆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96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向球形沉降器
- 下一篇:一种卷帘用自动释放窗帘布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