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电磁线和铜导线的连接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9657.2 | 申请日: | 200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3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温立民;刘燕;易吉良;区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2 | 分类号: | H01R4/62;H01R4/3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线 导线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电磁线和铜导线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的不断发展,输变电设备需求量也增长很快,输变电设备用原材料之一的铜材逐渐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了寻求更好发展途径,加强企业竞争力,变压器行业的许多企业都开发一种补充产品-铝导体的变压器,以满足一部分市场需要。为了将铜导线和铝电磁线连接在一起,目前常见的结构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采用冷压套管,即铝线和铜线在连接时分别从两头插入一个特制的铜套管,然后再用冷压钳将铜套管压扁,使铝线和铜线完成连接。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接头直径增大很多,不利于变压器线圈的绕制;同时操作也比较麻烦。第二种是采用摩擦焊铝铜过渡接头,该结构的缺点是:铝铜接头在焊接连接过程中,常常因为温度过高使接头变脆而开裂;其开裂的原因是由于铝铜接头在高温下,铝和铜原子扩散形成金属间脆性化合物,并不断加厚造成;另一方面,圆形摩擦焊接头在压成扁形过程中产生加工硬化,在线圈绕制时很难折弯成形;由于采用Zn-Al钎料直接钎焊铝电磁线和黄铜螺母,接头抗拉强度较低为26MPa,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并且该接头不能同时满足高强度和高抗腐蚀性等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和工艺性能好的铝电磁线和铜导线的连接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电磁线和铜导线的连接件,包括铝电磁线接头和铜导线接头,其结构特征是铝电磁线接头和铜导线接头之间设置有黄铜连接件,黄铜连接件上设置有螺纹,铝电磁线接头与黄铜连接件头部钎焊为一体,铜导线接头压接在黄铜连接件上。
上述的黄铜连接件头部表面设置有镍钎料层。
上述的黄铜连接件上设置有内螺纹孔,螺栓一端穿过铜导线接头上的定位孔后,与黄铜连接件螺纹连接。
上述的黄铜连接件嵌设在树脂层内,黄铜连接件顶部设置有突出的非圆头部,中下部设置有突出的非圆凸台,该非圆凸台主要用于防止黄铜连接件发生转动,增强黄铜连接件在树脂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于黄铜制连接件的头部表面设置镍钎料层,通过铝电磁线与镍钎料层的钎焊、将铝电磁线和铜导线连接在一起,在确保通电性能良好的基础上,加强其连接强度,以符合抗拉强度等性能指标的要求,具有其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黄铜连接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铜导线接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螺栓的主视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7,本铝电磁线和铜导线的连接件,包括铝电磁线接头1和铜导线接头4,铝电磁线接头1和铜导线接头4之间设置有黄铜连接件3,
黄铜连接件3嵌设在树脂层内,黄铜连接件3顶部设置有突出的非圆头部3.1,中下部设置有突出的非圆凸台3.2。黄铜连接件3头部3.1表面设置有镍钎料层2,铝电磁线接头1与黄铜连接件头部3.1钎焊为一体。为了提高钎焊的可靠性,可于镍钎料层2和头部3.1表面之间设置紫铜钎料层8。
黄铜连接件3上设置有内螺纹孔,螺栓6一端依次穿过垫圈5和铜导线接头4上的定位孔4.1后,与黄铜连接件螺纹连接,铜导线接头4压接在黄铜连接件3的凸台3.2与垫圈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顺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9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轮式测井仪器扶正装置
- 下一篇:应用于电源供应器群组的电源传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