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超临界流体进行连续化染色的生产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9164.9 | 申请日: | 2007-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8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洁;包桂莲;何兆基;王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B1/04 | 分类号: | D06B1/04;D06B23/00;D06P1/9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 地址: | 51013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临界 流体 进行 连续 染色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染色领域中的生产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超临界流体进行连续化染色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织物染色多数采用湿法染色工艺,长期以来湿法染色产生的大量废水严重地污染了环境,虽然各企业都采取了相应的污水处理方法,但印染污水处理的实际效果仍然不甚理想,严重污染了水资源环境,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节约生产成本,近年来,人们致力于将超临界流体应用到无水印染技术的研究。超临界流体染色工艺是利用某种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较好的传质性能以及对非极性类物质的溶解性能对合成纤维染色,是一种新颖环保的无水染色工艺。其中,由于CO2具有不燃、无毒、廉价的突出优点,使得超临界CO2染色成为超临界流体染色工艺中最有竞争力的一种染色工艺,所谓CO2的超临界态是指CO2在临界点压力7.3MPa、临界点温度31.1℃下的工作状态。该染色工艺具有染色速度快,是传统湿法染色的5-10倍,均染和透染性良好等优点,同时,该染色工艺免除了还原和烘烤过程,并且,染料及其溶解媒介CO2还可以重复利用,染色过程中无污染物排放等特点,使得超临界CO2染色工艺成为一种无废气、废水和废渣排放的清洁生产工艺。
然而,目前的超临界流体印染技术受到设备和技术上的种种限制,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仅能实现小量的织物染色,不能进行大批量连续化的生产,因此,为了能将该先进的印染技术投入于印染行业的规模化生产中,亟待提供一种采用超临界流体进行连续化染色的生产系统。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超临界流体进行连续化染色的生产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超临界流体进行连续化染色的生产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超临界流体供应装置、至少两组染色循环装置及超临界流体回收装置,所述每组染色循环装置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染料釜和染色釜。其中,所述染料釜包括超临界流体进/出口和内置釜中的染料分布装置;所述染色釜包括超临界流体进/出口和内置釜中的织物固定装置。
所述超临界流体选自CO2、N2O、乙烷、丙烷中一种或多种。
所述超临界流体供应装置依序包括由管道相连通的液态流体储罐、过冷器、主高压泵及预热器。超临界流体回收装置依序包括由管道相连通的加热器、染料分离器及冷凝器。
染色循环装置进一步包括通过管道分别与染料釜和/或染色釜相连通的高压循环泵,生产系统还包括加热炉,染料釜和/或染色釜上设置有热油或蒸汽进/出口,该热油或蒸汽进/出口通过管道与加热炉相连通。冷凝器通过管道分别与过冷器和液态流体储罐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超临界流体进行连续化染色的生产系统采用了多组染色循环装置进行交替染色,使得染色生产能够不间断地进行,而不必停产备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工业上连续化生产的需要,适应了印染工业规模化生产的趋势。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采用超临界流体进行连续化染色的生产系统的具体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超临界流体进行连续化染色的生产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超临界流体进行连续化染色的生产系统,其包括相互连通的超临界流体供应装置100、至少两组染色循环装置200及超临界流体回收装置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91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S-1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资源文件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