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装饰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9087.7 | 申请日: | 200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43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樊邦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S2/00;F21V5/04;F21S9/02;F21W1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728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光源装饰领域,特指一种光纤装饰灯。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里人们用到灯光已不仅仅只是用来照明,更多的是对环境的点缀。目前最为常见的装饰灯就是彩色灯串,使用时将灯串悬挂起来,摆投成不同的图案造型,并采用简单的电控装置使灯泡光线产生变化,达到装饰的效果。然而将灯串直接悬挂起来,受风吹日照很容易产生老化或断线,造成灯泡不亮,因此对彩色灯串进行改进后,一种软管灯产生了,即在彩色灯串外包覆透明管以保护灯串,是为轮廓灯,而这种软管灯却是最适宜用灯光勾勒建筑等大型物体的轮廓,拆装麻烦,不适用于家居装饰。
现有适用于家居装饰灯具,一般都为吊灯或台灯。吊灯一般都悬挂于客厅天花板上,给人一种只能远观的限制,而且不能随时移动或欣赏,因此小型的台灯能弥补吊灯的不足。但现有的台灯还是以照明居多,而且外型也不美观,装饰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有一种装饰用灯具来弥补现有灯具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弥补现有灯具的不足,而揭示了一种光纤装饰灯,它外型美观,装饰效果很好,体积小巧可随意移动,相对现有装饰灯具更为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光纤装饰灯,包括底座,光源,光纤及透光饰物,光源设于底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一端位于底座内且对准光源,另一端位于底座外且连接在透光饰物上,所述光纤分组形成多股光纤束,每股光纤束包括一根或多根光纤,每股光纤束都带有造型芯且包覆有透光保护层,单根光纤的外表面设有由多个微小切口形成的出光口,光源由发红光、绿光和蓝光的三个LED组成,光源上设置有聚光透镜,底座由装配在一起的空心壳体和底板组成,在底座内设有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效果是显著的,第一,光源设置在底座内受到保护,不会受到外界恶劣环境的影响,延长了灯具的使用寿命;第二,光纤设在外部,并包覆有保护层和造型芯,在保护了光纤的同时还增加了装饰效果,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将光纤束折成任意形状,做出各式各样的造型,装饰效果更加好;第三,在光纤的末端还有透光饰物,光纤本体上还设有很多微小切口形成的出光口,光源的光色可变化,这些组合起来,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美观,每股光纤束看起来都带有星星点点的灯光,还能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变化;第四,在底座内设有蓄电池,可以在没有外部电源时照样发光,在停电时还可以做备用光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纤入光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部分的剖示图;
图5为单股光纤束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光纤上出光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光源2,光纤束3及透光饰物4,光源2设于底座1内,光纤束3一端位于底座1内且对准光源2,另一端位于底座1外且连接在饰物4上。具体对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是由一个空心壳体11与底板12组合而成的,壳体11呈台形,上部有一个凹孔13,底板12通过螺钉安装于壳体11下部,蓄电池7被安装在底板12上,同时被密封于壳体11内。光源2是带散热板22的大功率LED21,安装于壳体11的凹孔13内,LED21正上方设置有聚光透镜8。多个单根的光纤31组成多股光纤束3,光纤束3对准光源2的一端,即入光口端穿插安装在一块定位板5和一块固定板6上,定位板5与固定板6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定位板5上带有螺纹,壳体11的凹孔13上也有螺纹,定位板5与壳体11通过上述螺纹连接在一起,方便拆装。饰物4固定连接于光纤束3的顶端部。
对照图5,单股光纤束3由多根光纤31与造型芯32组成,外面包覆一透明保护层33。造型芯32由硬质柔韧金属丝线制成,例如铁丝,可用外力对其进行弯曲定型,形成各种造型形状;保护层33可由塑料做成,防止光纤受到意外伤害而影响光线效果,并将光纤31与造型芯32捆绑在一起成一个光纤束3。再对照图2,多根光纤束3穿过定位板5后,光纤31与造型芯32分离开,造型芯32固定于固定板6上,而光纤31则集中到一起,穿插在固定板6中心的通孔61内,使所有光纤31的此端都能对准光源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9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丝缠绕机
- 下一篇:高尔夫激光测距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