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超薄鼠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8938.6 | 申请日: | 200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5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弘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开艳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52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超薄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输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鼠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鼠标皆呈长条形,其物理长轴为鼠标运动的Y方向,短轴则为运动的X方向。一般而言,鼠标的体积要求尽量大以安置手掌,并以整个手掌和手腕的运动带动鼠标,此种方式看似舒适,但使用时间长了后容易造成手腕伤害。
另外,许多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者也要用到鼠标,为方便携带,他们一般选择微型鼠标,但这种鼠标由于太细小而不容易抓取,且只能使用三个手指,另两个手指须悬空,或与桌面摩擦,使用时间长了后也容易造成手部疲劳。
近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厚度仅有10mm或5mm的超薄鼠标,其纵向长度约为85mm、横向宽度约为55mm,能插入PCMCIAcompact flash记忆卡插槽或express card记忆卡插槽,携带非常方便。但由于这种鼠标的物理长轴亦为鼠标运动的Y方向,短轴为鼠标运动的X方向,且由于厚度太薄,导致其比前述的两种鼠标更难抓取和操作,手指也难以有合适的位置安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改进的超薄鼠标,它不仅具有携带方便的优点,而且容易抓取,在使用过程中所有的手指皆有合适位置安放,长时间使用手腕不至感到疲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其鼠标本体上设有左键及右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本体的横向长度大于纵向宽度,其短轴方向为鼠标运动的Y轴,长轴方向为鼠标运动的X轴;鼠标本体的左后侧成型有供大拇指指面夹持并向鼠标本体的中心方向施力的外凸圆弧状夹持部,左、右键位于鼠标本体前侧的可使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呈20~50度倾角放于鼠标本体上盖表面的前倾曲面上。
所述的外凸圆弧状夹持部直接成型于鼠标本体的左后侧。
所述鼠标本体的左后侧向内缩进,外凸圆弧状夹持部位于缩进位置处。
鼠标本体在夹持部外侧位置处,成型有支撑大拇指的平台,平台的厚度为0.2~1mm。
所述的鼠标本体上、夹持部的右下端位置处,设有作为鼠标滚轮使用的转盘。
所述的鼠标本体上表面设有薄膜按键,以使鼠标还可作为多媒体遥控器使用。
所述的鼠标本体右侧具有与PCMCIA插槽内部的连接器配合的连接器母座。
所述的鼠标本体左侧、夹持部左上端,成型有与express card插槽内部的连接器配合的连接器母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其横向长度大于纵向宽度,使用者的所有手指皆可与鼠标接触,获得合适的安放位置;另外,其左后侧的外凸圆弧状夹持部则可使大拇指指面与小指指面形成互夹之力,从而令使用者非常方便地抓取鼠标,即使长时间使用手腕也不至于感到疲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超薄鼠标可与PCMCIAcompact flash记忆卡插槽或express card记忆卡插槽插接。鼠标本体10上设有左键11及右键12,其横向长度约为85mm、纵向宽度约为55mm,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超薄鼠标其横向长度大于纵向宽度,鼠标本体10的短轴为鼠标运动的Y轴,长轴方向为鼠标运动的X轴;鼠标本体10的左后侧13向内缩进,缩进位置处成型有供大拇指指面夹持并向鼠标本体的中心方向施力的外凸圆弧状夹持部131(圆弧的R角为10~30mm),鼠标本体10的右侧设有与PCMCIA插槽内部的连接器配合的连接器母座14。
不同手型不同拇指长的使用者均可以很自然地以大拇指指面顶住夹持部131,不必特意调整手势来抓住鼠标本体10侧面。夹在夹持部131上的大拇指可与夹在鼠标本体10右侧的小指指面形成互夹之力而方便使用者抓住鼠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开艳,未经杨开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