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压力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8879.2 | 申请日: | 200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1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崇能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27/09;A47J3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烹调器具领域,一种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压力锅,其合盖操作过程均为将上盖旋转一定的角度以实现与内锅或中锅密封扣合,烹调完成待压力下降止动阀松开后,再将上盖旋转一定的角度开启。然而,这种开盖与合盖的结构,其缺陷在于操作过程繁琐,用较多的动作才可完成一个操作过程,实际操作还没达到简单化的效果;而且,锅盖上的止动阀与这种结构的合盖结构为间接相配工作,可能会出现相互动作失调,容易造成在有内压的情况下误开盖动作,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同时,压力控制通过电热盘下沉触动压力开关而在达到压力控制的目的,压力控制单一,不能根据个人喜好及食物种类而调节压力,并且长期使用会造成压力开关的控制弹片失效而无法达到预设计压力控制效果。另外,虽然有可调式压力锅的出现,它是以热敏电阻传感器,再通过可调电阻调节热敏电阻的阻感来调节压力与温度的系数关系以达可调压力的目的,但因热敏电阻阻值的偏差促使此种结构没有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控压准确的电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压力锅,包括设于锅体内的内锅和与锅体、内锅相配的锅盖总成,锅盖总成上设有泄压阀和止动阀,锅体上位于锅盖总成开合位置处设有开盖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总成上设有可扣紧内锅锅壁的卡盘机构,所述卡盘机构包括一端可由锅体的一斜面顶柱驱动的推杆、可由推杆带动的连接块及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末端固定在锅盖总成的上盖上,推杆的另一端和连接块分别通过其上的安装孔与压力弹簧上下依次套于锅盖总成的内罩的芯柱上,连接块上设有至少一条张臂,张臂的末端设有顺次连接的联动杆组和与内锅锅壁相配的卡爪。
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推杆相配的滚轮。
所述推杆上开有与止动阀阀芯相配的通孔。
所述锅盖总成上设有可调压力阀。
所述可调压力阀包括设于锅盖总成上的阀套和设于阀套内的带孔腔阀芯,阀芯与可驱动电压力锅微动开关动作的连接杆连接,阀芯的孔腔内装有调节弹簧,阀芯的上部设有与调节弹簧连接的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上设有伸出锅盖总成外的调节旋钮。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电压力锅进行改进,在锅盖总成上设有可扣紧内锅锅壁的卡盘机构,当锅盖总成合上时,驱动推杆使卡盘机构往下压张而扣紧内锅,只需简单的合盖动作便可实现锅盖总成、内锅及密封圈三者之间的密封锁紧动作,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在锅盖锁紧期间推杆被止动阀卡住,防止了内锅有压力状态下的误开盖动作,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另外,使用者可根据食物和烹调时间的需要而准确地调节内锅的烹调压力,实际使用方便,利于产品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盘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整体剖面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压力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崇能,未经罗崇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弃锌锰电池的选择性挥发焙烧炉
- 下一篇:空气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