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牵引的玩具汽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8805.9 | 申请日: | 2007-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3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东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东青 |
| 主分类号: | A63H17/00 | 分类号: | A63H17/00;A63H17/26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卉 |
| 地址: | 515800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牵引 玩具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汽车,具体是一种可牵引的玩具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玩具汽车有动力驱动和非动力驱动两种,动力驱动的玩具汽车可通过电力驱动装置实现前进或后退功能,非动力驱动的玩具车则只能依靠人手助推才能前进或后退。通常这两种类型的玩具车玩耍时都是独立的玩法,当具有动力驱动的玩具汽车的动力电源不足时,和不具有动力驱动装置的玩具车一样,玩家必须蹲下来依靠人力推动才能前进或后退,这样的玩耍方式时间长了人会显得累,娱乐效果也受到了影响。为提高娱乐效果,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具有可牵引和拖挂功能的玩具汽车,该结构的玩具车在车底盘前端设置带有牵引孔的牵引板,车底盘后端设有带牵引柱的拖挂板,然而该结构的玩具车的牵引板和拖挂板是与车底盘一体设置固定连接的,牵引板和拖挂板显露在外,当不需要使用牵引和拖挂功能时,这些显露在外的牵引板和拖挂板不仅影响了玩具汽车的外观,而且赛车时玩具汽车的速度也受到了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牵引方便、车头美观的玩具汽车。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挂方便、车尾美观的玩具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便牵引的玩具汽车,包括车底盘、车身及车轮,车底盘端部设有可收合的牵引板。
其中,上述牵引板中间设有牵引孔或牵引柱,牵引板两端设有与车底盘前端相枢接的枢接轴。为保证玩具车头部美观,牵引板上设有与车头或车尾保险杆的外轮廓一致的装饰板,牵引板和装饰板之间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枢接轴与车底盘前端或后端相枢接,牵引板通过翻转使牵引孔外露同时使装饰板回收,牵引板通过翻转使牵引孔收合同时使装饰板显露在外与跟车头或车尾保险杆的外轮廓相一致。
为方便拆装牵引板,车底盘前端和后端下部分别设有槽腔,槽腔两侧壁上分别设有枢接孔,牵引板的两枢接轴分别装置于枢接孔中并通过一下封板封紧。为使牵引板收合后牵引孔和牵引柱不外露,牵引板设有两侧板,两侧板的外侧与槽腔两侧壁紧配合,牵引板翻转后使牵引孔和牵引柱回收藏匿于车底盘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车底盘前端部或后端部或两端部设置可收合的牵引板的结构形式,当需要牵拉玩具汽车或拖挂小车或一些物体时,可通过翻转牵引板以使牵引孔或牵引柱显露出外,当不需要牵引或拖挂时,可通过翻转牵引板使牵引孔或牵引柱回收藏匿于车底盘下,同时把装饰挡板外露出来,既保证了玩具汽车外型的美观,也不影响赛车,进一步提高了玩耍时的乐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牵引板和拖挂板收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方便牵引的玩具汽车,包括车底盘、车身及车轮,为方便牵引玩具汽车,车底盘端部设有可收合的牵引板1。牵引板1中间设有牵引孔11或牵引柱12,牵引板1两端设有与车底盘前端相枢接的枢接轴13。为保证玩具车头或车尾美观,牵引板1上设有与跟车头或车尾保险杆的外轮廓一致的装饰板14,牵引板1和装饰板14之间设有侧板15,侧板15上设有枢接轴14与车底盘前端或后端相枢接,牵引板1通过翻转使牵引孔11外露同时使装饰板14回收,牵引板1通过翻转使牵引孔11收合同时使装饰板14显露在外与跟车头或车尾保险杆的外轮廓相一致。装饰板14面板上可设置如排气孔形状。为方便牵拉玩具车和拖挂小车或一些物体,上述车底盘前端和后端同时设有可收合的牵引板1、2,车底盘前端和后端同时设有可收合的牵引板1、2,其中前端的牵引板1中间设有牵引孔11,后端的牵引板1中间设有牵引柱12。为方便拆装牵引板1,如图3所示,车底盘前端和后端下部分别设有向后方和下方敞口的槽腔3,槽腔3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向下开口的枢接孔31,牵引板1、2的两枢接轴13、22分别枢接于枢接孔31中。为使牵引板1、2收合后牵引孔11和牵引柱12不外露,牵引板1、2设有两侧板15、24,两侧板15、24的外侧与槽腔3两侧壁紧配合,牵引板1、2翻转后使牵引孔11和牵引柱12回收藏匿于车底盘下。槽腔3一侧的枢接孔31为开合式,槽腔3侧旁设有可拆装的下封板5,下封板5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柱7上而把两枢接轴13、22分别封紧于两枢接孔3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东青,未经蔡东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闭合链牵引循环装置
- 下一篇:超细微粉多管自平衡振动研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