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袋装水饮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8709.4 | 申请日: | 200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0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邹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贯平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袋装 饮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袋装水饮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都是使用桶装水饮水机,其工作原理是:水从水桶中经过聪明芯、聪明座流入储水罐,再分配到制冷装置或制热装置中分别制冷或者制热。但是人们在使用中会发现桶装水饮水机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聪明芯和聪明座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到灰尘、虫子等杂物的污染,从而使得饮用水受到污染。2、储水罐中的水的水质也同样会因为长期存放而发生变质。也就是说,桶装水存在二次污染,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针对这种情况,不少厂商正在采取措施,设法研制开发新的产品。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袋装饮用水及袋装水饮水机,这种饮水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水的二次污染问题。如2006年9月27日由国家专利局公开、公开公告号为CN1836616、申请专利号为:200610050508.8的发明专利,其名称是“袋装水饮水机”。这种袋装水饮水机采用刺破装置刺破袋装水,不采用储水罐,用户直接从袋中取水,可以避免水的二次污染,但是水袋比较容易松动,导致水从水袋中流出到托盘中,很不方便与卫生。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袋装水饮水器做了改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袋不容易松动的袋装水饮水器,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袋装水饮水器,包括托盘、饮水机体、刺破装置、进水机构和出水龙头;所述刺破装置与托盘配合,其上端固定在托盘上,下端通过进水机构与饮水机体的出水龙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装置包括导流尖头和固紧机构,导流尖头设于固紧机构顶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方案还包括:所述固紧机构和导流尖头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方案还包括:所述固紧机构和导流尖头通过连接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方案还包括:所述固紧机构为外表面平滑的空心柱体。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方案还包括:所述导流尖头上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导流孔。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方案还包括:所述出水龙头包括热水龙头和冷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方案还包括:所述饮水机体内还设置有制热装置,所述固紧机构下端通过进水机构与制热装置连接,所述制热装置与热水龙头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方案还包括:所述固紧机构为圆柱空心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所述刺破装置包括导流尖头和固紧装置,所述固紧装置为一外表面平滑的柱体,比如圆柱体。这样将水袋放进托盘的时候,导流尖头将水袋刺破,由于水袋的重力,水袋刺破口会卡在柱体的固紧装置上,由于固紧装置为一外表面平滑的柱体,这样就可以使得水袋刺破口牢牢的卡在固紧装置上,可以有效的防止袋内的水流向袋外,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袋装水饮水器所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袋装水饮水器的刺破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袋装水饮水器的刺破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袋装水饮水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1为现有袋装水饮水器的刺破装置结构图。它仅仅有一导流尖头3,由于导流尖头3为圆锥体,所以袋装水2被刺破之后,袋装水刺破口只能卡在圆锥体上,而圆锥体半径为上小下大,所以袋装水刺破口会由于袋内水的流动或其他原因发生松动,向圆锥体尖部滑动,从而导致袋内的水流到托盘1内,这样袋装水就会变的和桶装水一样,存在被二次污染的可能。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刺破装置在图1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固紧装置5,固紧装置5为一外表面平滑的柱体,这样袋装水被导流尖头3刺破后,由于水袋的重力,袋装水刺破口会被卡在固紧装置5上,相对圆锥体不容易向上滑动而松脱,同时由于袋装水自身的重量会使得袋装水刺破口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并且水袋材质具有弹性,这样就使得袋装水刺破口象一个密封圈一样牢牢的卡在固紧装置5上。
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袋装水饮水器结构图:该新型袋装水饮水器包括托盘1、饮水机体8、刺破装置、进水机构7和出水龙头,其中刺破装置包括导流尖头3和固紧装置5,出水龙头包括冷水龙头9和热水龙头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贯平,未经邹贯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7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