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通信基站防盗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8647.7 | 申请日: | 2007-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81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九龙;陆庆杭;肖勇;陈小杰;王军伟;禤海南;黄波;吕永林;潘玉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7/30 | 分类号: | H04Q7/30;H04M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基站 防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尤其涉及移动通信基站防盗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有色金属的增值,一些不法之徒将试图盗窃通讯部门建立在城乡各处的通讯基站。这些不法分子流窜于各地,采用翻墙、撬门、挖洞的方式进入移动、联通和电信等公司设在野外的基站,疯狂盗窃基站内的铜芯线,使这些基站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也给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这些不法分子作案手法相对固定,采用翻墙或破坏门锁等方式进入基站围墙内,然后,在机房铁壁上挖洞或破坏机房防盗门锁进入机房,盗割蓄电池连接机柜或接地的铜芯线,就地剥去胶皮,盗走铜芯,严重影响了基站的正常运作。目前通信系统基站通信设施被盗事件的频繁发生,盗窃活动的日益猖獗,不法分子的越来越高明作案手法等因素使得移动通信基站防盗技术实为必要,以来阻止不法分子进入基站,从而防止盗窃案件的发生并保护基站通信设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基站防盗系统,可以监视基站的安全状态,并同时能有效地拦截盗窃基站设施的不法分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通信基站防盗系统,包括基站,位于基站内的主机,与主机电连接的防护网或防护门,以及与主机电连接的探测器。
较佳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主机相连的报警器。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防护网或防护门电连接的安全防范装置。
较佳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主机电连接的远程报警通信装置。
较佳地,所述安全防范装置具有静电高压输出线,所述静电高压输出线与所述防护网或防护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基站防盗系统使用探测器来探测基站的外部安全状态,当探测到外部状态不安全时,与探测器电连接的主机发送触击电压到防护网或防护门,从而对窃基站设施的不法分子进行有效的静电高压拦击,使其无力作案,以保护移动通信基站的正常运作。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机站防盗系统还可以引入报警器,通过报警器来威慑不法分子,同时提示工作人员盗窃事件的发生。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使用安全防范装置来缓解对不法分子的电击力度,适度保护不法分子的生命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可引进远程报警通信装置,通过该远程报警通信装置实现远距离的通信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基站防盗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通信基站防盗系统在围墙处安装有静电防护网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通信基站防盗系统在围墙处安装有金属栅栏门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通信基站防盗系统在空调主机或馈线孔处安装有静电防护网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基站防盗系统可以对基站内的机站围墙、围墙大门、馈线孔、空调室外主机等防区进行防盗和保护。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基站防盗系统包括基站100、在基站内的主机120、与主机120电连接的探测器110,以及与主机电连接的防护网或防护门130。主机120可以对设置在每个防区的探测器110进行实时智能监控。当不法分子到基站100的警戒区域时,探测器110可探测到盗窃事件的欲发生,从而发送电信号到主机,主机再发送触击电压到防护网或防护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网或防护门130作为不法分子进入基站区域的必要通道,因此当不法分子进一步准备实施作案、耗损防护网或防护门130时,由主机120发送的触击电压可以对该不法分子进行有效的静电高压拦击,使其无力作案,从而保护了移动通信基站设施。本实用新型的触击电压优选为14kv(千伏)-18kv(千伏),触击电量小于10mc(毫库伦),因此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机站防盗系统还可以引入报警器,通过报警器来威慑不法分子,同时提示工作人员盗窃事件的发生。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安全防范装置来缓解不法分子的电击力度,适度保护不法分子的生命安全。本实用新型还可引进远程报警通信装置,通过该远程报警通信装置实现远距离的通信报警。如下将详细讲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8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