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后贴合机底纸出纸传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7342.4 | 申请日: | 2007-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3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敬宇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敬宇凡 |
| 主分类号: | B65H5/06 | 分类号: | B65H5/06;B65H9/00;B65H29/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一兵 |
| 地址: | 523400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贴合 机底纸出纸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后贴合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后贴合机前座底纸出纸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印后贴合机底纸出纸部分结构装置(前座18结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主传动轴16:设置在前座18中下部,在驱动侧以链传动接受来自齐纸部1齐纸传动轴2所传递的动力。在机壁两内侧,主传动轴16上置两盘形凸轮,中间置一链轮,此链轮为吸风分配阀正时驱动链轮。在操作侧,主传动轴16上设置两感应器15(光电感应螺杆套环)。此两环靠近机壁外侧。在此侧轴末端,设置一链轮以键与轴连接。
送纸皮带20组:送纸轮11,该送纸轮11主动轴为整体式结构,在驱动侧,该送纸轮11轴末端设置有电磁刹车器8;在操作侧,该送纸轮11轴末端安装一个电磁离合器12。离合器12外片带链轮且滑套在送纸轮11上,外片上链轮和主传动轴16上链轮相连接。离合器12内片以键和送纸皮带20的送纸轮11主动轴连接。送纸皮带20的送纸轮11主动轴安装在两侧机壁上,送纸皮带20张紧轮14置于支撑件上且和送纸轮11水平相对。送纸皮带20为有孔式平面平带。
出纸轮组:出纸轮为上出纸轮9、下出纸轮10两只,垂直对齐设置,下出纸轮10安装在两侧机壁上,且与送纸轮11主动轴(送纸皮带20主动轮)紧邻。下出纸轮10的上轮面和送纸皮带20面平齐。下出纸轮10有一链轮置于轴颈,按机器运转设定比例和齐纸部1的齐纸传动轴2上链轮相连接。下出纸轮10还通等比传动将运转传至上出纸轮9,使得两轮同步同速反向运转。两轮运转皆不受机器正时影响。上出纸轮9由主夹块22夹持,可作升降(开合)运动。主夹块22另端夹持在回转轮19上。回转轮19上另设一副夹块21。副夹块21上有回位簧5上拉,下有拉杆4连接到设置于机壁上的摆臂3上。摆臂3另端设置凸轮从动轮,从动轮垂直置于主传动轴16上盘形凸轮的上方,构成摆动从动件组合。当盘形凸轮按运转使从动轮处于远停程时,运动由安装凸轮从动轮的摆臂3传至拉杆4,拉杆4再传至副夹块21,副夹块21再以回转轮19为支点,带动主夹块22驱动上出纸轮9升高,使上出纸轮9相对下出纸轮10张开,有利于底纸进入出纸轮组。当主传动轴16上盘形凸轮23按运转进入近停程,上出纸轮9经传动下降,相对于下出纸轮10闭合。(以相对底纸适合的咬纸间隙咬住纸张往下一工序传递)。由机器性能特点设置的盘形凸轮近停程回转中心角占整个凸轮回转中心角3/4,使得上出纸轮9在一个出纸周期内升高下降动作完成得很快。机器从生产厂家出厂设置上出纸轮9、下出纸轮10咬纸间隙为零。摆臂3上凸轮从动轮与盘形凸轮在拉杆4带动副夹块21、回位簧5的力锁合下,保持近停程从动轮与凸轮的轮面为摩擦相互滚动接触。当机器进入实际贴合生产时,相对厚度尺寸变化多样的底纸,咬纸间隙的调整就靠操作人员转动副夹块21上方设置的偏心轮6组来实现。压低副夹块21,则通过回转轮19带动主夹块22所夹持的上出纸轮9升高。而此时盘形凸轮和摆臂3上凸轮从动轮在联动情况下,产生从动轮处于凸轮近停程时,两轮面不再有摩擦相互滚动接触,从动轮处于悬空状态。副夹块21在回位簧5及主夹块22和上出纸轮9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向上紧紧顶住间隙调整的偏心轮6。
吸风组:吸风机,吸风分配阀、滤尘器、吸风道闸门,软管及置于送纸皮带20中间的吸风盒13。吸风分配阀以链轮和主传动轴16上的吸风分配阀驱动链轮相连接。分配阀一道通吸风盒13,一道通大气。
送纸接近光电开关:两只电眼开关17,设置在操作侧机壁外侧,和主传动轴16上设置的两只感应器15(光电感应螺丝套环)对应安装在机壁上。两只电眼开关17分别控制送纸轮11上电磁离合器12及电磁刹车。电磁离合器12与电磁刹车用中间继电器转换,此通彼断的得电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敬宇凡,未经敬宇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73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