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菠萝削皮去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7302.X | 申请日: | 200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46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林黄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黄果 |
主分类号: | A47J17/14 | 分类号: | A47J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05广东省广州市机场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菠萝 削皮 去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菠萝削皮以及去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在同一个工作程序中完成削皮和去钉两种工作,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菠萝,工作效率高,削皮去钉时对菠萝果肉的浪费少的菠萝削皮去钉器。
背景技术
目前,菠萝削皮器具一般是采用圆桶形的金属片对菠萝做圆柱形的削皮,使用时,只取菠萝中间没有表皮和菠萝钉部分,该装置操作简单而直观,但对菠萝果肉的浪费较大,而且浪费的表层果肉是营养最丰富,味道最好的。同时,这种装置,不能同时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菠萝,要根据菠萝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器具。另一种菠萝削皮器具出于减少对菠萝果肉的浪费,只用刀片保持一定厚度刨去菠萝中间凸出部分果皮,这也是现在菠萝加工企业较常选择的菠萝削皮工具。但其加工出来的菠萝头尾部还有部分表皮和菠萝钉,菠萝钉是菠萝果皮的众多的花器,也称果眼或菠萝鸡,坚硬棘手,食用前必须削皮后挖去。这需要大量职工手工清除,加大了菠萝加工的成本,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效果还是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菠萝削皮去钉的困难及现有的菠萝削皮器具削皮时对菠萝果肉的浪费或者削皮不到位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菠萝削皮去钉器具,该菠萝削皮去钉器不仅可以在一个工作程序中同时完成削皮和去钉两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削皮去钉时对菠萝果肉的浪费,而且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菠萝,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菠萝削皮去钉器,包括环形固定体、管形活动轴、活动体、削皮丝、去钉刀、小弹簧和大弹簧;所述多个活动体组成漏斗形开口装置,用于放置菠萝,所述环形固定体位于各活动体的外围,各个活动体通过管形活动轴与环形固定体连接,活动轴为空心腔体,位于环形固定体与活动体之间的活动轴外周设置大弹簧,活动轴空心腔体内设有小弹簧,小弹簧一端位于活动轴台阶上,另一端设有一圆环,围绕各活动体内侧组成的圆周并进入各管形活动轴空心腔体的削皮丝穿过所述圆环,各活动轴前端设有三角形去钉刀,可从活动体圆周内侧伸入圆周中心。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三角形去钉刀个数根据菠萝钉结构确定,优选为13个,按环形固定体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活动轴一端穿过环形固定体,外端设有罗纹,与螺母连接,防止管形活动轴脱离环形固定体,同时便于小弹簧的装入。所述各活动轴前端去除三角形去钉刀,由平面或者弧面封闭,菠萝削皮去钉器只削皮不去钉。所述活动体与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体由上大下小的半锥形体与一直立的圆弧体连接成一体,半锥形体向漏斗形开口倾斜,半锥形体与圆弧之间的角度大于9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如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可以在一个工作程序中同时完成削皮和去钉两种工作,提高工作了效率,减少削皮去钉时对菠萝果肉的浪费,方便使用。
(2)萝削皮去钉器各活动体在菠萝按压的作用下推动管形动活动轴向外张开,又在大弹簧反作用力的对抗下,使菠萝削皮去钉器的活动体内侧紧靠菠萝表皮。同时,削皮丝的长度和紧张度也会随活动体组成的入口大小在小弹簧的作用下自然调整,利于菠萝削皮和去钉,并确保削皮的厚度保持一致。菠萝削皮去钉非常干净,且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削皮去钉时对菠萝果肉的浪费。
(3)本实用新型设置多根管形活动轴,是根据大多菠萝表皮花器组成的螺旋纹数决定的,通常选用13根,也可以具体选择,使用时,还可适当减少以及不装去钉刀,就能实现对不同类型菠萝的削皮去钉工作,或者只削皮不去钉的工作,使用更加简单方便,用途多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A-A向剖视图。
图3为活动体正视图。
图4为活动体的俯视图。
图中示出:1-环形固定体,2-管形活动轴,3-削皮丝,4-大弹簧,5-活动体,6-三角形去钉刀,7-螺母,8-小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黄果,未经林黄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7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