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锁采样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6953.7 | 申请日: | 2007-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7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坤明 |
| 地址: | 4766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锁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设备,具体涉及选煤厂使用的在离心机溜槽中的采样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多大选煤厂使用的在离心机溜槽中采取煤样的方法,一般是在溜槽中制作一取样窗口,需要取样时人工从窗口取料。由于离心机溜槽中为正压,取样时,造成煤尘从窗口扩散,严重污染环境,损害操作者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锁采样器,它是在落实溜槽上开一矩形卸料孔,孔的上端安装密封挡板,下端安装接料槽,两者之间用绳索连接。安装在落料溜槽上的油缸通过主动杆与密封挡板连接,油缸通过输油管与控制阀,油泵联接,控制阀通过导线与时间继电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联锁采样器,包括落料溜槽、密封挡板、接料槽、油缸、油泵、控制阀、时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料溜板上制作矩形卸料孔,卸料孔的周边制作环状矩形凸环;所述的密封挡板的上端与轴套外圆柱面焊接,轴套通过轴滑配合套装在支架的孔中,两组支架焊接在落料溜槽的外端;主动杆的一端与轴套的外圆柱面焊接,主动杆的另一端与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所述的油缸与支架铰接,支架固定在落料溜槽的外端面上;两组支架分别固定在接料槽下端面上,两只支架分别固定在落料溜槽上的卸料孔的内侧,支架与支架通过轴绞接;所述的密封挡板与接料槽之间通过绳索联接;所述的油缸通过输油管与控制阀、油泵联接;所述的控制阀通过导线与时间继电器联接。
所述的主动杆与密封挡板之间的夹角γ≥90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采样间隔时间程序输入到时间继电器,采样时油缸自动推动主动杆延轴旋转,驱动密封挡板旋转一定角度与落料溜槽脱离,同时通过绳索拉动接料槽向上旋转,被取物料便顺着接料槽从卸料孔中流到落料溜槽外面,实现采样。采样完毕后油缸自动驱动主动杆使密封挡板复位,接料槽靠自重自动回到初始位置,实现采样自动化,防止煤尘扩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主动杆,2、轴,2-1、套,3、密封挡板,4、轴,5、接料槽,6、落料溜槽,6-1、卸料孔,6-2、矩形凸环,7、支架,8、支架,9、支架,10、绳索,11、油缸,12、输油管,13、控制阀,14、油泵,15、时间继电器,16、导线,17、轴套,1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联锁采样器,包括落料溜槽6、密封挡板3、接料槽5、油缸11、油泵14、控制阀13、时间继电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料溜板6上制作矩形卸料孔6-1,卸料孔6-1的周边制作环状矩形凸环6-2;所述的密封挡板3的上端与轴套17外圆柱面焊接,轴套17通过轴2滑配合套装在支架9的孔中,两组支架9焊接在落料溜槽6的外端;主动杆1的一端与轴套17的外圆柱面焊接,主动杆1的另一端与油缸11的活塞杆端部铰接;所述的油缸11与支架18铰接,支架18固定在落料溜槽6的外端面上;两组支架8分别固定在接料槽5下端面上,两只支架7分别固定在落料溜槽6上的卸料孔6-1的内侧,支架8与支架7通过轴4绞接;所述的密封挡板3与接料槽5之间通过绳索10联接;所述的油缸11通过输油管12与控制阀13、油泵14联接;所述的控制阀通过导线与时间继电器15联接。
主动杆1与密封挡板3之间的夹角γ≥90度。
如图1、图2所示,密封挡板3上端固定的轴套17通过轴2与固定在落料溜槽6上的支架9铰接,平时不采样时密封挡板3紧贴落料溜槽壁,防止煤尘向外扩散。
需要采样时,时间继电器15自动驱动控制阀13向油缸11供油,油缸11拉动主动杆1向上旋转,由于主动杆1与密封挡板同时焊接在轴套17上,此时密封挡板3便随之旋转并离开落料溜槽壁,同时通过绳索10拉动接料槽5向上翻转,此时落料溜槽6中的料物就会顺着接料槽5流到落料溜槽6外面,实现采样。(如图2中虚线表示的位置)。采样完成后,时间继电器15通过控制阀13控制油缸11工作,驱动主动杆1回位,密封挡板2贴近落料溜槽壁6堵住卸料孔6-1,有效地防止煤尘向外扩散。此时接料槽5靠自重自动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9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耗电极交流电弧焊接的缩颈检测控制方法
- 下一篇:自动变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