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6924.0 | 申请日: | 200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31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龙际恩;马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3/18 | 分类号: | H01R33/18;H01R13/24;H01R1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池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补强板的电池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和至少一个补强板。其中绝缘本体设有若干容置槽和插入槽,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容置槽内,补强板插设于绝缘本体的插入槽内;补强板上设有插入部及自插入部延伸的焊接部。通常,补强板上自插入部的两侧突设有若干呈钝角形状的凸刺,该凸刺只能通过直接干涉挤压绝缘本体的插入槽的内侧壁,而将补强板稳定插设于绝缘本体内,在挤压绝缘本体的插入槽的内侧壁时不容易将插入槽的内侧壁刮破。
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业界需要电池连接器的体积持续减小,绝缘本体的壁厚也变得越来越薄,当将补强板插入绝缘本体内时,补强板上的凸刺直接干涉挤压绝缘本体的插入槽的内侧壁,当此挤压力过大时,补强板上的凸刺就会撑破绝缘本体,从而影响电池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由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电池连接器的各相关部件与结构加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前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破损的电池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和至少一个补强板,绝缘本体设有插入槽,补强板上设有插入部,于插入部上设有呈钝角设置的第二凸刺,于插入部上还凸设有可以很容易地刮破绝缘本体的插入槽的内侧壁的尖角凸刺,并且该尖角凸刺可以导引第二凸刺插入绝缘本体的插入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该尖角凸刺可以很容易的刮破绝缘本体并在绝缘本体的插入槽的内侧壁刮出一道滑槽,该滑槽能减小第二凸刺与绝缘本体之间的挤压力,防止补强板插入绝缘本体时撑破绝缘本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池连接器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池连接器中补强板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电池连接器中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100可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上,该电池连接器100包括有绝缘本体1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0和插设于绝缘本体10内的补强板30。
绝缘本体10大致呈矩形,由绝缘材料制成,安装于电路板的表面为装配面13,与该装配面13相对的表面为第一表面15,用于与对接电子装置(未图示)连接的表面为接触面14,分别连接装配面13、第一表面15和接触面14的表面为两相对的连接面16,本实施方式中装配面13垂直于接触面14。绝缘本体10还设有若干收容槽11和插入槽12。收容槽11由两相反纵长侧壁112、连接两纵长侧壁112的底壁113及同时连接两纵长侧壁112和底壁113的直立壁114围设而成,其余两面为透空开口。于任意收容槽11的两相反纵长侧壁112与底壁113相距一定距离处凸设有朝向收容槽11内延伸的两卡块115,且两卡块115并未接触,两卡块115与底壁113共同形成卡制槽116;插入槽12位于绝缘本体10相对的连接面16上,其中,任意插入槽12包括自装配面13向第一表面15延伸两插入通道121。
导电端子20为金属薄板冲压弯折而成,其具有固持部21、自固持部21的一端弯折延伸的焊接部22、自固持部21的另一端延伸的弹性部23、连接弹性部23自由端的接触部24和自接触部24末端延伸的卡合部(未标示)。固持部21为一长水平板,自固持部21向外凸设若干呈钝角设置的倒刺211;弹性部23由两相对设置的呈U形的第一弯弧232、第二弯弧233、连接第一弯弧232、第二弯弧233的衔接片231和自第二弯弧233的末端延伸的倾斜片234组成;接触部24呈倒V字型,其自倾斜片234末端以更陡的状态继续倾斜向上延伸,于最高点弯折成一第三弯弧241后以相反方向向下延伸;卡合部具有自接触部24继续延伸并向倾斜片234靠近弯折之第四弯弧251及自第四弯弧251末端延伸宽度宽于第四弯弧251的翼片2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