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耐腐蚀浮动组合机械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6819.7 | 申请日: | 200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61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施培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培兴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B01J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反应 腐蚀 浮动 组合 机械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耐腐蚀浮动组合机械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密封为了抵抗腐蚀性物料的强烈腐蚀破坏,其静环、动环、轴套等易损零件,需要采用工程陶瓷类材料制作。现有反应釜用机械密封(参见图2)的静环组件2-2,与反应釜的釜口法兰2-1之间,采用压装连接结构。这种压装连接存在着结构性技术缺陷:当拧紧釜口法兰螺栓2-4时,在圆周上分布的各颗法兰螺栓时,拧紧程度很难做到均匀一致,势必将静环组件2-2中的静环挤压偏斜,安装找正困难。结果造成静环密封面与动环组件2-6中的动环密封面,彼此不能平行贴合,出现漏泄失效。更严重的后果是,在拧紧各颗法兰螺栓时,一不小心就可能将陶瓷静环压碎而报废。反应釜用机械密封配用的机封轴套2-5,在强腐蚀条件下本应采用工程陶瓷类材料制作。但机封轴套属于一种又细又长的薄壁筒状结构,在采用工程陶瓷类材料时,加工工艺难度大,报废率很高。所以现有反应釜用机械密封的轴套只能退而求其次,仍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在强腐蚀条件下,不锈钢机封轴套成为薄弱环节,是反应釜用机械密封早期失效原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耐腐蚀浮动组合机械密封装置,采用浮装连接和组合轴套结构,解决了陶瓷静环的压偏或压碎问题和机封轴套的腐蚀问题,提高耐腐蚀反应釜机械密封的综合技术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耐腐蚀浮动组合机械密封装置,所述机械密封装置主体结构是一种由静环组件和动环组件组成的介质端机械密封,以及由静环组件和动环组件组成的大气端机械密封组合而成的双端面机械密封,其外侧是水冷夹套式密封腔,其下侧是浮装式釜口法兰,其上侧是轴承腔,轴承腔中安装轴承和骨架油封;该密封装置顶端是压板(其顶端是压板,压板中安装骨架油封,用螺栓将上述部件连接成一个组合式的密封腔体,并用O形圈密封。组合式密封腔体浮装式釜口法兰的内圆底部,烧结U形垫片,再用螺栓拧紧在反应釜的釜口上,并依靠U形垫片密封。
由锥面补心、双法兰及螺栓将组合轴套夹紧在搅拌轴上,并用O形圈密封;组合轴套在组合式密封腔体中的轴向位置,由限位板及螺栓予以确定;双端面机械密封的旋转组件安装在组合轴套上,搅拌轴带动组合轴套及机械密封的旋转组件一起旋转;介质端短轴套和大气端长轴套采用垫片密封连接;轴承通过组合轴套,对搅拌轴提供辅助支承。
介质端机械密封的静止组件,安装在浮装式釜口法兰中。其静环在浮装式釜口法兰中,没有被压紧,而是处于浮装状态,可以在上下方向作微量运动,调整自身的姿态,使其对动环组件中的动环密封面,能够彼此平行贴合;静环在上下方向作微量运动时,其外圆面采用O形圈密封,在静环下端面,放置垫片吸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采用浮装式釜口法兰,将静环浮装在浮装式釜口法兰中。使静环从原来被压紧状态,改变成具有调整自身姿态的浮装状态,使静环对动环的密封面能够彼此平行贴合;不仅降低安装找正要求,又解决了静环被压偏或压碎问题。同时采用陶瓷和不锈钢组合轴套,既能承受轴承载荷,又解决了机封轴套的腐蚀易损问题,从而使整套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获得良好的综合密封性能,并提高抗强腐蚀能力。整套机械密封装置通过圆环起重螺栓吊装,安装找正容易方便。向夹套式密封腔引入冷却水进行冷却,降低机械密封的工作温度。通过轴承腔的接口,引入冲洗液进行冲洗,改善机械密封的工作环境。
组合轴套在组合式密封腔体中的轴向位置,由限位板及螺栓予以确定,组合轴套的介质端短轴套采用工程陶瓷制作,从而提高耐腐蚀性能。组合轴套的大气端长轴套采用不锈钢制作,坚实可靠,能够承受轴承载荷。轴承通过组合轴套,对搅拌轴提供辅助支承,减少搅拌轴的跳动和偏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尺寸紧凑,综合密封性能良好,抗腐蚀能力强,安装找正容易方便,适用于石化、医药、造纸、军工等行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培兴,未经施培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8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