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绕机卷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6687.8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5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凌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02 | 分类号: | B65H54/02;B65H54/40;B65H54/7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4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绕机 卷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绕机卷取装置,用于将铜管紧密有序地绕成卷状盘管,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对卷宽进行微调的复绕机卷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复绕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需要调节卷宽的情况,例如:
1)生产的盘管宽度需要更改;
2)虽生产同样宽度范围的盘管,但由于来料铜管的外径或椭圆度略有变化,使得铜管在原先的宽度范围内无法整齐的排列;
3)铜管在底层的排列有缝隙,使得自动生产非常困难,因此操作者必须在底层布置紧密后来调节卷宽来挤紧铜管;
4)对于小管径的管子(管径小于7mm的管子),对宽度的微小变化都非常敏感,要求实际操作中,宽度的设定要求非常准确。
现有技术中,如图3所示,第二立臂上设置有油缸16,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油缸16中的活塞杆17推动滑轴10沿轴套11轴向滑动,从而将筒芯6移出第二转盘5而处于第一转盘4和第二转盘5之间。底箱1中的驱动装置输出的动力经第二立臂3中的传动机构传到轴套11,使得轴套11转动,轴套11带动滑轴10转动,从而使得筒芯6转动,即可将铜管绕在筒芯6上形成卷状盘管。第一转盘4与第二转盘5之间的距离即为卷宽。
而若要在现有的复绕机的卷曲装置上调节卷宽,由于卡口18用螺钉安装在第二转盘5(厚盘)上,卡口18卡住筒芯6上的滑槽,限制了卡口18与筒芯6之间的相对转动,所以就必需拆除卡口18,人工转动厚盘5,又由于现有的厚盘5上每隔1/4圈才有一个卡口18,因此在调节卷宽时,只能转动90度的整数倍。调整的最小宽度还与第一螺套12上的螺纹牙距有关,螺纹的牙距是不能过小的,一般大于3mm,这样一来每转90度,宽度变化约0.75mm,无法连续调节卷宽,无法满足微调的要求,尤其是卷取小管径的管子时,很难精准地控制卷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绕机卷取装置,该装置能满足微调的要求,实现连续调节卷宽过程。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绕机卷取装置,其包括设有驱动装置的底箱、固定设置在底箱上的第一立臂与第二立臂、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立臂上的第一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立臂上的轴套、轴套内装有可沿轴向滑动的滑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滑轴上的可用于卷取铜管的筒芯、可用于收容筒芯且与筒芯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转盘,所述的滑轴相对于轴套止转,其中该复绕机卷取装置上还设有一个卷宽调节机构,所述的卷宽调节机构包括相滑动地设置于轴套外表面的第一螺套、与第一螺套相螺纹配合的第二螺套、设置在第二螺套上的可使得第二螺套转动的驱动机构、相滑动地设置在第二螺套上且与第二转盘固定连接的连接套,所述的第二螺套与连接套在轴向上相抵,第二螺套沿轴向移动时可带动连接套沿轴向移动。
上述的第一转盘通常称为薄盘,第二转盘通常称为厚盘。
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复绕机卷取装置,调节卷宽时,驱动机构将动力传至第二螺套使得第二螺套转动,由于第一螺套与第二螺套相螺纹配合,第二螺套在转动的同时沿第一螺套作轴向运动,并带动连接套沿轴向移动。由于连接套与第二转盘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转盘作轴向移动,实现连续调节卷宽的过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机构为一手动驱动机构,该机构包括与第二螺套的外表面相啮合的齿轮、与齿轮固定连接的齿轮轴。将力施加于齿轮轴使得齿轮转动,并带动第二螺套转动。采用这种手动驱动机构,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卷宽的微调过程。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第二螺套与连接套轴向相抵,从而使得第二螺套沿轴向移动时带动连接套沿轴向移动,例如在所述的第二螺套外表面上设置一凸部,所述的凸部与连接套在轴向上相抵,第二螺套沿轴向移动时所述的凸部带动连接套沿轴向移动。
所述的连接套上还可以设有第一压盖,所述的第一压盖位于齿轮外围且与齿轮相滑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压盖可以用来压住齿轮,防止齿轮沿径向窜动。
所述的连接套上还可以设有第二压盖,所述的第二压盖位于凸部的外围且与凸部相滑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压盖可以用来压住凸部,防止第二螺套沿径向窜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连续调节卷宽的缺点,可以无限定的微调卷宽,操作更为简单方便;另外在调节卷宽时,无需拆卸卡口,减少烦琐的装拆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卷取工作状态时的主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卷宽调节机构的主剖视图;
图3为现有复绕机卷取装置处于卷取工作状态时的主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