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易洁油网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6465.6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11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顾逸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逸民 |
主分类号: | B01D39/10 | 分类号: | B01D39/10;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易洁油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易洁油网。特别是利用金属油网的网条的表面引导油烟,易于和网条接触、黏附,从而高效过滤油烟,又易于清洁的油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用在油烟机上金属油网过滤油烟效果比较好又易于清洁的也只有应用“涡流”技术的双层油烟分离板了。但是其缺点是体积比较大,而且噪音也比较大。这类油网只能应用在近吸式油烟机上。如果用到顶吸式油烟机上,由于无法减小体积所以很不方便,而且也影响美观。现在应用在顶吸式油烟机上油网也很多,有的只起到防护栏作用,对油烟几乎不起过滤作用,有的过滤油烟较好,但不易于清洁。这些油网的技术方案是增加油网的致密度,来提高油脂分离度,但是使用中会导致进风不畅、易堵塞、不易清洁等缺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增加油烟与油网网条的接触机会和面积,黏附油烟,从而达到过滤油烟的目的易洁油网,该油网有以下优点:
1、滤油效率明显提高。2、不堵塞油网,进风导风顺畅。3、不滴油不漏油、导油、回油快捷。4、内外油网容易清洁。
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根据流体力学等相关原理,流体(油烟气)与其载体(油网)在相对运动中产生摩擦力。其流体在流过载体时,由于流体对载体壁有附着力,因此壁面黏附一层静止的流体,由于流体的分子特性,远离壁面的流体速度相对较快,这样就形成了流体翻滚式运动。流体的摩擦力还与载体的长度、壁面的粗糙程度等有关。本发明正是利用这些特性,使油烟在经过油网时尽可能的与油网接触、黏附,使更多的油烟被黏附在油网上,被分离出去,达到高效分离油烟的目的,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保护机体。由于网条是条状,易于清洁。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油烟机的油网至少为一层,该油网是由网条平行并列排列,一般系用模具冲压成型,网条的一侧翻边,为油槽,利于导油、回油。另一侧向上翘起作为油网的黏附面,其与相邻的网条翻边一侧构成侧面进风口,进风口为长条窄缝状,易于导风、进风,而且不会堵塞进风口,如果网条采用冲压成型工艺,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网条宽度。增加油烟与网条的接触面积。网条的正投影显示,进风口投影面积很小,如果配合拉伸工艺,投影几乎为一条线,这样的侧面进风配合翻边油槽,所以保证不滴油不漏油,外形也很美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网条其截面包含以下几种:
其截面呈“√”形;其截面呈“∽”形;其截面呈“)”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这样实现:油烟机上的油网至少为两层,二者之间有间隙,其油网网条过滤油烟的方法如下所述,具体包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后油网的网条,其上翘方向一致,侧面进风方向一致,目的增加网条宽度以获得高效的滤油效果。由上述,本发明所述前后油网网条可以错位,例如后网条置于前油网进风口的中间位置,这样可以将前进风口油烟分为两层,目的是增加油烟与油网的网条接触、碰撞、黏附的机会,提高油脂分离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后油网的网条,二者上翘方向不一致,侧面进风方向不一致,目的是改变风道,增加油烟与油网网条的接触、碰撞、黏附的机会,提高的油脂分离度。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后油网的网条,可以错位,同样是增加油烟与网条的接触机会,提高油脂分离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后油网的网条,交叉成网格状,网条的排列方式与上述几种相同,其目的是增加油烟与网条的接触机会,提高油脂分离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油网过滤油烟的基本示意图
图2-a、2-b、2-c、2-d、为两层油网过滤油烟的示意图
图中1、网条;2、网条;3、前层;4后层;5、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通过以下实施例并结合前述和附图说明,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网为两层的具有多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向是指网条横截面方向网条顺长方向也可实施。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网条1的左侧翻边,右侧向上翘起,这样相邻两个网条构成一个侧进风口5。油烟向上经过网条1并贴着网条向右上方。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油烟引着网条翻滚动向上,油烟与网条1接触、碰撞、黏附并最终被导出,被过滤的油烟向上进入风机,被风机排出。由于是侧面进风,正面看见的进风口5很小或者就没有,不会有滴油漏油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逸民,未经顾逸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4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读取眼镜架的镜框沟缘的轮廓的方法
- 下一篇:激光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