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淋脱硫塔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6352.6 | 申请日: | 2007-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9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兴列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淋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具体说,是用来对燃煤型锅炉或窑炉所排烟气进行脱硫除尘的喷淋脱硫塔。
背景技术
为消除燃煤型锅炉或窑炉所排烟气对大气带来的污染,通常都会在燃煤型锅炉或窑炉的排烟口安装除尘设备。常用的除尘设备为喷淋式脱硫塔。这种喷淋式脱硫塔含有主筒和副筒,主、副筒的下部分别开有进、出烟口,它们的上端相连通,从而形成倒U形烟道。主筒内设置有环形喷水管,环形喷水管上均布有喷水口。工作时,利用环形喷水管上的喷水口所喷出的水膜对通过主筒内的烟气进行脱硫除尘。由于烟气中的灰尘是在空中被浸湿后才沉降的,对于尚未被浸湿的微粒来说,仍起不到滤除作用。因此,这种喷淋脱硫塔的除尘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喷淋式脱硫塔。这种喷淋式脱硫塔,除尘效果好。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喷淋脱硫塔含有主筒和副筒,该主筒和副筒的上端相连通,以构成倒U字形烟道。主筒和副筒的底部分别有进烟口和出烟口,主筒内腔中部有若干环形喷水管,环形喷水管上均布有喷水口。其特点是每个环形喷水管之上均有若干呈螺旋状布置的旋流板。
主筒内有芯管,该芯管呈竖立状矗立在主筒的内腔中心,旋流板的内、外边分别与芯管的外壁和主筒的内壁固连在一起。所说旋流板为花岗岩板。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喷淋式脱硫塔在其每个环形喷水管之上均设置有若干呈螺旋状布置的旋流板,当烟气自下而上通过旋流板时,烟气中的灰尘会粘附在旋流板上,进而被旋流板上的水滴所带走。这样一来,对烟气又增加了多道过滤,使得除尘效果和脱硫效果大大提高。经测试表明,除尘和脱硫效率分别高达98%和8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淋式脱硫塔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经放大了的图1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式脱硫塔含有主筒3和副筒2,该主筒和副筒的上端相连通,以构成倒U字形烟道。主筒3和副筒2的底部分别加工有进烟口9和出烟口1。主筒3内腔中部安装有三个环形喷水管8,环形喷水管8上均匀地加工有若干喷水口5,每个喷水口5上均安装有喷嘴。每个环形喷水管8上均焊接有进水管接头7,当该进水管接头与自来水管连通时,由三个环形喷水管8及其上的喷嘴喷出的水会形成三层水膜。从主筒3下部进烟口9进来的烟气,经三层水膜过滤后,一部分灰尘被滤除。
见图1和图2,在每个环形喷水管8之上均安装有多个旋流板4。该多个旋流板为花岗岩板,其安装方法是,在主筒3内设置一芯管6,该芯管呈竖立状矗立在主筒3的内腔中心,多个旋流板4沿芯管的周向呈均匀布置,它们的内、外两边分别与芯管6的外壁和主筒3的内壁固连在一起。这样一来,烟气在经水膜过滤后,再与喷湿的旋流板4相接触,增加了多道过滤,使得除尘效果和脱硫效果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兴列,未经王兴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档案管理盒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香氛按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