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电晕放电穿墙套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6309.X | 申请日: | 2007-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32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才;尹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容华正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H01B17/6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扬 |
| 地址: | 2124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晕 放电 穿墙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墙套管,具体地说是一种无电晕放电穿墙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40.5kV高压开关柜中使用的穿墙套管,在电网中运行时几乎都存在电晕放电的现象。
高压穿墙套管在通电状态下的电晕放电主要有以下几种型式:
1.在电场比较集中的孤立导体尖端或边缘附近的气体击穿;
2.极板下面的气隙局部放电;
3.极板边缘沿面局部放电。
由于40.5kV电压等级穿墙套管存在法兰安装面的电晕放电问题,各生产厂家都在穿墙套管的结构及制作工艺方面做出了各种改进及创新。基本解决方案包括增加外部爬电距离、增加绝缘厚度、对安装法兰面进行屏蔽等等。
在采用的各种改进方式中,增加绝缘厚度必然将增加产品材料成本;增加爬电距离将增加制作难度。而且目前主要采用单独对高压电极或低压电极进行屏蔽的方式,虽然能对电晕放电现象有所抑制,但对电晕放电的改善作用并不是太明显。只有通过对法兰安装面位置的电场进行屏蔽处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穿墙套管的电晕放电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电晕放电穿墙套管,该穿墙套管对穿墙的高压端及接地的低压端同时采取屏蔽措施,并且,在高压穿墙套管内壁均匀涂刷半导体漆,完全解决了电晕放电的问题,同时局部放电量也降低到10PC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无电晕放电穿墙套管,包括由环氧树脂材料制成的管体和极板安装嵌件,其特征在于:在管体内部设有与极板安装嵌件连接的屏蔽网,在管体内壁均匀涂刷半导体漆。
本实用新型中,半导体漆涂刷在管体内壁的中部。所述半导体漆通过安装螺母及软金属线与高压母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40.5kV电压等级穿墙套管的电晕放电问题,采用对高低压电极同时屏蔽的方式,使得运行中的高压穿墙套管的畸变的过于集中的电场变得均匀。本实用新型在高压穿墙套管内壁均匀涂刷半导体漆,并通过安装螺母及软金属线与高压母线有效连接,从而使得运行中的高压电极产生的电场不再跟高压母线的形状有关,高压电极的电场始终处于经过屏蔽处理的均匀状态,比较好地解决了高压穿墙套管内部集中的孤立导体尖端或边缘附近的气体击穿。在屏蔽高压电极的同时,在套管内部加设与极板安装嵌件有效连接的屏蔽网,通过对极板安装面的屏蔽,有效解决了极板下面的气隙局部放电与极板边缘沿面局部放电。
现有高压套管的生产,主要是对外形结构及绝缘厚度的改进,这种改进对高压穿墙套管的电晕放电现象改善并不明显。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高压穿墙套管在通电状态下的电场分布的调整,从根本上改善了高压穿墙套管的电晕放电现象并极大地降低了套管的局部放电水平。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电晕放电穿墙套管,包括由环氧树脂材料制成的管体1和极板安装嵌件2,在管体1内部设有与极板安装嵌件2连接的屏蔽网3,在管体1内壁均匀涂刷半导体漆4。半导体漆4涂刷在管体1内壁的中部。半导体漆4通过安装螺母及软金属线与高压母线连接。
制作时,在高压穿墙套管管体1进行环氧树脂浇注前,预置与安装嵌件2有效连接的低压屏蔽网3。浇注成型后在高压穿墙套管管体1内壁均匀涂刷半导体漆4,并通过安装螺母及软金属线与高压母线有效连接,从而使得运行中的高压电极产生的电场不再跟高压母线的形状有关,高压电极的电场始终处于经过屏蔽处理的均匀状态,比较好地解决了高压穿墙套管内部集中的孤立导体尖端或边缘附近的气体击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容华正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句容华正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3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