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置解耦膜液压悬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6175.1 | 申请日: | 200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6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江;杨晋;徐有忠;田冠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8 | 分类号: | F16F13/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置解耦膜 液压 悬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液压构件,更具体地说是汽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悬置装置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主要用来降低发动机传递到车身上的振动,同时控制发动机的位移,抵抗发动机的扭拒,还要在坑洼路面上减少从轮胎传递给动力总成的冲击。因此要求悬置装置既具备很好的隔振能力,也具备很好的阻隔冲击的能力。
目前,乘用车普遍采用第二代液压悬置结构,如图2所示,其具体形式是在上下液室分隔架8上加解耦膜4,并配合惯性通道9,解耦膜4处在上液室7和下液室10之间,这种结构形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动力总成的低频大振幅的振动问题,在中高频激励时主要是利用处于上下液室分隔架8上的解耦膜4在上液室7和下液室10之间的运动来降低动刚度。但是,由于液体的粘弹特性,导致解耦膜运动时产生的较大阻尼,不能有效降低悬置的动刚度,因而不利于对中高频小振幅振动的隔离,而该频段恰好对车内噪声有很大的影响,容易产生车内的轰鸣声,严重恶化车内的乘坐舒适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顶置解耦膜液压悬置装置,以期降低液压悬置装置在中高频小振幅激励下的动刚度,提高对动力总成激励的衰减,降低车内噪声和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是在上液室与下液室之间,以位于上下液室分隔架上的惯性通道形成连通,下液室中以底膜和悬置底座构成与大气相通的空气腔;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解耦膜设置在上液室的顶部,在解耦膜的上方,是与大气相通的解耦膜限位腔。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在装置的顶部中央,位于解耦膜的上方,设置螺栓座,解耦膜限位腔以螺栓座为限位腔顶板,在螺栓座上开设限位腔通气孔。
在螺栓座的底部设置解耦膜保持架,解耦膜固定设置在解耦膜保持架上。
上下液室分隔架与悬置底座固定连接。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设置解耦膜顶置,并使解耦膜振动限位腔直接与大气相通,因此很大地降低了解耦膜振动时的阻尼,有效的降低了悬置的动刚度,增加悬置对动力总成振动的衰减,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栓座作为解耦膜的限位顶板,并在螺栓座上设置通气孔,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已有结构示意图。
图1中标号:1限位腔通气孔、2螺栓座、3解耦膜限位腔、4解耦膜、5解耦膜保持架、6橡胶主簧、7上液室、8上下液室分隔架、9惯性通道、10下液室、11底膜、12悬置底座、13通气孔。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在上液室7与下液室10之间,以位于上下液室分隔架8上的惯性通道9形成连通,下液室10中以其底膜11和悬置底座12构成与大气相通的空气腔,橡胶主簧6按已有的结构形式在上液室7中进行设置。
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解耦膜4设置在上液室7的顶部,形成解耦膜顶置,在解耦膜4的上方是与大气相通的解耦膜限位腔3。
当悬置装置受到动力总成的低频振动时,由于振动位移较大,而顶置解耦膜的刚度很小,此时,解耦膜受到液体压力并因在振动限位腔内得到限位,上液室和下液室的液体通过惯性通道形成流动,产生很大的流动阻尼,能够有效的抑制动力总成的振动,并快速地衰减。
当悬置装置受到动力总成的高频振动时,由于振动位移小,利用振动限位腔的空间位置,上液室的液体即在上液室内自由振动,不会产生大的阻尼,这样就降低了整个悬置系统的动刚度,有利于振动的衰减。
具体实施中,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
在装置的顶部中央,位于解耦膜4的上方,设置螺栓座2,解耦膜限位腔3以螺栓座2为限位腔顶板,在螺栓座2上开设限位腔通气孔1,在螺栓座2的底部设置解耦膜保持架5,解耦膜4固定设置在解耦膜保持架5上。
上下液室分隔架8与悬置底座12固定连接。在大振幅振动时,利用液体在上下液室分隔架上的惯性通道中的流动产生很大的阻尼,对冲击进行缓冲。
实施过程中,螺栓座2用来与动力总成安装支架相连,悬置底座12用来与车身或汽车底盘机构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一方面对于动力总成产生的振动激励进行衰减隔离,降低传递到车身上的振动;另一方面对于路面产生的振动激励进行衰减隔离,降低由于路面的振动对动力总成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饮料在线容量自动调整装置
- 下一篇:可程式五轴数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