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救援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46099.4 | 申请日: | 200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59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存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存扣 |
主分类号: | B63C9/04 | 分类号: | B63C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援 平台 | ||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援平台,具体地说是海上救援平台。
背景技术
以往海上遇到风险,船将沉没需要救生时,一般采用救生艇等船舶来救援, 由于救生艇体积小,载客量不大,因此不便于快速救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救援平台,它具有自浮、防倾、重 量轻等特点,比较适用于小型舰船上,安全可靠,机动性较强,它配备在舰船 上,是沉船难船遇险人员快速脱离出事地点的一种海上运载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救援平台,它是由框架和固定 在框架之间的底网组成,所述的框架为可充放气的气囊,框架上设有进气口、 排气口、安全泄气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囊分为上囊体和下囊体两层,上囊体和下囊体的进气 口分别与三通接口的两出气口相通,排气口、安全泄气阀分别设在上囊体和下 囊体上;所述的上囊体上设有与之相通的加强筋条。框架气囊上设有救生设备 固定孔和乘员抓握绳;囊体上设有吊装绳和固定绳,所述的固定绳上设有活动 扣环。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当险情发生,需要施救而救援船舶不能靠近遇险船 只时,将救援平台包装箱打开,用连接气管将碳纤维气瓶与平台进气口连接进 行充气,充气至安全泄压阀放气即可,然后吊起吊装绳将平台放入水中。将固 定绳分别扣牢在救艇和被救船舶上,难船遇险人员即可跳入平台,安全转移到 救援船舶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救援平台,它是由框架1和固定在框架1 之间的底网2组成,所述的框架1为可充放气的气囊,框架1上设有进气口3、 排气口4、安全泄气阀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囊分为上囊体6和下囊体7两层,上囊体6和下囊体 7的进气口3分别与三通接口的两出气口相通,排气口4、安全泄气阀5分别设 在上囊体6和下囊体7上;所述的上囊体6上设有与之相通的加强筋条8,加 强筋条8位于中间部位,使囊体更加稳固。在框架1气囊上设有救生设备固定 环9和乘员抓握绳10;这样保证在风浪大的情况下平台和难船遇险乘员的安全, 囊体上设有吊装带11和固定绳12,所述的固定绳12上设有活动扣环13。
在本实用新型中,囊体的框架1为矩形状,较长的一侧上安装有进气口3, 进气口3由三通接口跨越上、下囊体,其相对的一侧设有排气口4,排气口4 分别位于上囊体6和下囊体7的中间;较短的一侧上,上囊体6、下囊体7的 中间分别设有安全减压阀5。
吊装带11分别固定在较长的两侧囊体上,囊体的四个角为切角,避免与 其它物体碰撞。固定绳12用活动扣环13连接在囊体的四个角上,不用时可拆 御下来。底网2由横向筋与纵向筋平行交错形成网体,网体的四周边固定在上 囊体6与下囊体7之间。框架1和底网2均由进口高分子材料制成,坚固耐用, 保证在搭载100名难船遇险人员的情况下,快速拖带时不会变形。
本实用新型一种救援平台,一般配备在舰船上,需要施救时,将碳纤维气 瓶与平台进气口3连接进行快速充气,当达到安全压力时,安全泄压阀5自动 调节,及时停止充气;超过安全压力时,其安全泄压阀5快速释放,保证平台 内压力适中。在施救过程中,如果气压不足,还可通过进气口3或排气口4进 行补气,施救完毕后,将排气口4打开放掉囊中的气,折叠好放入包装箱内置 于救生船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存扣,未经李存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0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芒果木瓜奶昔
- 下一篇:益生菌风味酸奶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