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线-圆弧齿廓内齿轮传动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6096.0 | 申请日: | 200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6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04 | 分类号: | F16H1/04;F16H1/28;F16H55/0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宗如 |
地址: | 243002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圆弧 齿廓内 齿轮 传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直线-圆弧齿廓内齿轮传动副,该传动副用于平行轴系之间传递运动和扭矩。
背景技术:
内齿轮副具有传动比大、低振动、低噪音、齿磨损小、抗胶合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行星齿轮传动系、少齿差与零齿差内齿轮副、回转支承中等。提高内齿轮副的性能,大力促进其推广应用是齿轮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内齿轮副中采用得较多的渐开线齿廓内齿轮一般用插齿刀加工软齿面齿轮,而对硬齿面内齿轮则无能为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内齿轮副加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线-圆弧齿廓内齿轮传动副。该直线-圆弧齿廓内齿轮传动副是将内齿轮齿廓设计为简单的直线齿廓,确定与其啮合的外齿轮齿廓方程,提出内齿轮副几何尺寸计算方法,内齿圈在内啮合齿轮副中体积大,制造成本高,采用简单的直线齿廓后,将能通过成形法磨削加工出硬齿面,用于磨削的砂轮修形方便而且易于保证精度,与其啮合的外齿轮采用与共轭齿廓最为接近的圆弧齿廓,用磨削圆弧齿轮的方法磨削外齿轮,从而大大提高了内齿轮副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线齿廓内齿轮副由大的内齿圈和小的外齿轮组成,大齿圈若固定不动,外齿轮就是行星轮,如大齿圈旋转输出扭矩,则外齿轮作为主动轮在原地旋转。
内齿轮的齿形为直线齿廓,取图3所示坐标系,其方程为:
与其共轭的外齿轮齿廓方程为:
式中:
t为0到1之间连续变化的自然数,m为齿轮模数,z1、z2分别为内、外齿轮齿数,γ为内齿轮齿形半角(直线齿廓与Y轴的夹角,取值范围23~28°),h为全齿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烟气冲刷不均的让管结构
- 下一篇:微炉膛超微油点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