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升降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6055.1 | 申请日: | 2007-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1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气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2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072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滴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升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升降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升降机一般包括底架13与立架1及升降架9,在升降架9与立架1之间设置用于驱动升降架9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在现有技术中,所述驱动机构(机)大多用液压或电动作为动力,其缺陷是:由于所用的控制系统都离不开电,或者所用的动力由发电机提供,因此,不适合在有防爆要求的场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气动升降机,这种升降机的驱动机构主要由气动元件组成,没有可能引起火花的电气连接,因此,具有很好的防爆性能。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立架上有可以沿立架升降的升降架,在立架与升降架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架上下移动的气缸及其活塞杆,其特征是:气缸的上端利用右侧管道与三位五通气控换向阀的右侧气口相连,气口的下端利用利用左侧管道与三位五通气控换向阀的左侧气口相连,并在右侧管道上串联连接右气控阀,左侧管道上串联边接左气控阀;在三位五通气控阀的进气口设置用于连接气源的进气管道,以便接入洁净压缩空气,在三位五通气控换向阀的左控制气口与进气管道间利用联接管串联连接左端手动换向阀;在三位五通气控换向阀的右控制气口与进气管道间利用联接管串联连接右端手动换向阀;在右气控阀上并联连接单向阀,在左气控阀上并联连接单向阀。
右气控阀的控制气口利用连接管与左侧管道上靠近左侧气口的一端连接;左气控阀的控制气口利用连接管与右侧管道上靠近右侧气口的一端连接。在进气管道上设置压力表及气源。
在立架的底部有底架,在立架的上部有拉手,在底架的底部有滚轮。在立架与升降架之间有导轮,该导轮的转轴固定于升降架上,导轮位于设置于立架上的导轨内,在导轮与其转轴间有弹性挡圈,转轴利用螺母与垫圈安装于升降架的两侧。在立架或底架上有控制箱,及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全气控操作,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防爆安全性高,所用能源绿色环保没有污染,升降速度调整方便,并可实现无级调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气路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在立架1上有可以沿立架1升降的升降架9,在立架1与升降架9间设置用于驱动升降架9上下移动的气缸15及其活塞杆,其特征是:气缸15的上端利用右侧管道16与三位五通气控换向阀21的右侧气口连接,气缸15的下端利用左侧管道27与三位五通气控换向阀21的左侧气口连接,并在右侧管道16上串联连接右气控阀17,左侧管道27上串联连接左气控阀19;在三位五通气控换向阀21的进气口设置用于连接气源的进气管道26,在三位五通气控换向阀21的左控制气口与进气管道26间利用连接管串联连接左端手动换向阀25,在三位五通气控换向阀21的右控制气口与进气管道26间利用连接管串联连接右端手动换向阀22;在右气控阀17上并联联接单向阀18,在左气控阀19上并联联接单向阀20。
右气控阀17的控制气口利用连接管与左侧管道27上靠近左侧气口的一端连接;左气控阀19的控制气口利用连接管与右侧管道16上靠近右侧气口的一端连接。使得控制阀的动作全部用气来控制,避免了电气联合的方式。
在进气管道26上设置用于检测进气管道压力的压力表24及为提升机提供压缩空气的气源23。
在立架1的底部有底架13,在立架1的上部有拉手11,在底架13的底部有滚轮12。当需要移动整个提升机时,用手握住拉手11,推动或拉动拉手11,便可带动提升机前进或后退。
在立架1与升降架9之间有导轮4,以便使升降架9升降时能获得良好的导向与支撑,使升降架9与立架1间的相对运动为滚动。该导轮4的转轴7固定于升降架9上,导轮4位于设置于立架1上的导轨28内,在导轮4与其转轴7间有弹性挡圈8,转轴7利用螺母5与垫圈6安装于升降架9的两侧。在立架9或底架13上有用于控制气动线路运行的控制箱10,及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器2。
下面描述气动升降机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气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气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6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计量输送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