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距可调节的园林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5939.5 | 申请日: | 200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75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桑树华;张天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利维科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67/00 | 分类号: | A01D67/00;A01B7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1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距 调节 园林工具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轴距可调节的园林工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可移动的轮式园林工具,比如割草机、耙草机等,其在使用时重心必须位于前后轮两轴间的适当位置以保证稳定、可靠,这就决定了前后轮的轴距具有相对较大的尺寸。现有的园林工具的前后轮间轴距一般是固定的、不可调节的,故此类器具的前后轮间轴距在使用状态和包装状态基本无差别,由此导致现有园林工具的外包装尺寸较大,同时运输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园林工具,其前后轮间轴距在包装状态的尺寸明显小于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园林工具,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前轮、后轮轴和安装于所述后轮轴的后轮,所述基座上沿前轮和后轮的方向定义为X向,所述园林工具还包括轴距调节机构,所述轴距调节机构设置在基座和后轮轴之间,并且可将所述后轮轴相对于基座的X向可运动地连接在所述基座上。
所述轴距调节机构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轴距调节机构,由固定于基座的转动轴和连接杆组成,所述转动轴通过连接杆与后轮轴连接,且相对后轮轴偏置。
所述轴距调节机构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轴距调节机构,由固定设置于基座的滑槽和收容于滑槽内的滑动件组成,所述滑动件与后轮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基座和后轮轴之间设置轴距调节机构,使前后轮间轴距可调节,不仅保证所述园林工具在使用中稳定、可靠,且使园林工具的外包装尺寸缩小,运输成本降低,产品的竞争力相应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距可调节的园林工具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图1中所示园林工具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园林工具的包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轴距可调节的园林工具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局部分解图。
图7是图5中所示园林工具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所示园林工具的包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基座 2.前轮 3.轴距调节机构 31.转动轴 33.连接杆 4.后轮轴 40.后轮 5.定位件 6.挡圈 7.滑槽 71.第一卡扣部 72.第二卡扣部 8.滑动件 81.卡扣槽 82.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一种轴距可调节的园林工具,其包括基座1、安装于基座1的前轮2、安装于基座1的轴距调节机构3、与轴距调节机构3连接的后轮轴4、安装于后轮轴4的后轮40和定位件5。其中基座1上沿前轮2和后轮40的方向定义为X向。请参阅图1和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轴距调节机构3由转动轴31和连接杆33组成,其中转动轴3 1固定在基座1上,且相对后轮轴4偏置,而连接杆33把转动轴31和后轮轴4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定位件5为拉簧,其在一端固定在基座1上,另一端与后轮轴4连接,用以实现后轮轴4的可靠定位。所述园林工具还包括挡圈6,后轮轴4穿过后轮40中心抵靠于挡圈6。
后轮40以后轮轴4为轴实现自转,后轮轴4和后轮40则可在外力下以转动轴31为轴翻转,实现后轮轴4在基座1的X向上的位移,从而改变后轮40与前轮2间的轴距。当园林工具处在使用状态时,如图3所示,定位件5处于拉伸状态,后轮轴4受到定位件5提供的向上的拉力,后轮轴4相对基座1位置固定。前轮2和后轮40之间的轴距为L1。且由于后轮轴4处于转动轴31的斜上方且偏后位置,即使后轮40受力后退,在定位件5的作用力下,后轮40也不会发生绕转动轴31向前转动的现象。当使用者用力将后轮40绕转动轴31向前翻转,园林工具变动到包装状态,如图4所示,定位件5依然处于拉伸状态,后轮轴4相对基座1位置重新得到固定,而后轮轴4变动到转动轴31的斜上方但靠前的位置,前轮2和后轮40之间的轴距则变为L2。显然,L2小于L1,即包装状态下的前后轮间轴距明显小于使用状态下的前后轮间轴距。如此,不仅使所述园林工具在使用中的重心位于前后轮间轴距的适合位置以保证其使用的稳定、可靠,而且使外包装尺寸缩小,运输成本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利维科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利维科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59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