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乳化机的转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5607.7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58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鲍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海盟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42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化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化设备的转子。
背景技术
转子是乳化机必备的一个部件,乳化机就是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剪切力使得湿性介质得到细微化、均匀化和乳化,制得所需要的颗粒精细、液体均匀的成品。现有的转子一般包括根部和爪部,爪部通常包括设置在根部上端面的沿端面外圆周方向分布的若干的立方柱,并且立方柱的高度方向平行于根部的轴心线方向。该种转子在高速旋转时,立方柱在沿转子半径方向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弯曲,从而使得顶部与定子之间的距离比根部与定子之间的距离小,产生成品颗粒不均匀的问题;并且离心力使得立方柱的根部很容易形成裂纹,产生断裂损坏;而且由于立方柱的刚度较差,铣削加工工艺要求较高,加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转子爪部立方柱结构的缺陷,提供一种爪部具有叶片部的转子。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乳化机的转子,包括根部、爪部,所述的爪部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叶片部;所述的爪部上位于所述的每两个相邻的叶片部之间开设有至少一个剪切孔。所述的叶片部为5个,并在所述的爪部的外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所述的每个叶片部之间均开设有一个所述的剪切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相比原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具有叶片部结构的转子加工更为容易;叶片部的刚性较大,当转子高速旋转时,所述的叶片部几乎没有沿转子半径方向的扰度,制得的成品颗粒均匀;并且转子本身也更加牢固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转子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根部,2、光孔,3、键槽,4、叶片部,5、剪切孔,6、爪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的现有技术的乳化机的转子,它包括根部和爪部,爪部通常包括设置在根部上端面的沿端面外圆周方向分布的若干的立方柱,并且立方柱的高度方向平行于根部的轴心线方向。这种立方柱结构由于刚性比较差,在高速旋转时离心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沿转子半径方向的弯曲,使得顶部与定子之间的距离小于根部与定子之间的距离,产生成品颗粒不均匀的问题;而且离心力使得立方柱的根部容易形成裂纹,产生断裂损坏;这种立方柱结构一般采用铣削方式加工,由于立方柱的刚度较差,铣削加工定位麻烦、工艺要求较高,加工困难。
参见图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化机的转子,包括根部1、爪部6。所述的根部1的底部开设有光孔2,所述的根部1的内壁上开设有沿着所述的根部1的轴心线方向延伸的键槽3,所述的光孔2与所述的键槽3主要用于转子的定位。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所述的爪部6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叶片部4,所述的叶片部4沿着所述的爪部6的轴心线和半径方向延伸;所述的爪部6上位于所述的每两个相邻的叶片部4之间开设有至少一个剪切孔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每个叶片部4之间均开设有一个所述的剪切孔5,该剪切孔5的目的是为了让液体从所述的爪部6的内壁中流到所述的叶片部4,得到剪切。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叶片部4为5个,并在所述的爪部6的外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所述的叶片部4可以为平板型或者曲面型,平板型可以采用线切割方式一次成型,工艺简单,加工效率高;曲面型,工艺要求较高,曲面越复杂,加工难度越大,效率越低。本实用新型采用平板型的叶片部4,所述的叶片部4、爪部6的刚度较大,在实际使用中,几乎没有沿转子的半径方向的扰度,成品颗粒均匀,并且转子本身也更加牢固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海盟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海盟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56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