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水冷降温垫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5540.7 | 申请日: | 2007-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5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卿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卿俊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11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电脑 水冷 降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降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的外置水冷降温垫。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的小型化、便携式发展,是当今笔记本电脑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电子设备向大功率、紧凑化方向发展,因此,单位体积内产生的热量增长很快,与此同时,有效的散热面积却相应缩小,从而使散热问题更为突出。由于电子元器件的温度与可靠性成反比,因此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性能也成了保障电子元器件工作可靠性的措施之一。
通常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都采用内置式散热装置,但该装置的散热能力仍然有限,为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能力,有人设计出一种外置式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图1为一种较常见的散热支架1,这种散热支架1主要由一块“L”形合金主板2和风扇5组成,其中,风扇5固定设置在合金主板2的圆孔上。使用时,将笔记本电脑架设在该支架1上,设置在“L”形合金主板2上的凸条3和垫片4使笔记本电脑的背部与支架1产生间隙,以方便通风;“L”形合金主板2与桌面接触,构成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使用者可以平稳地操作电脑,同时,风扇5通电旋转,加速笔记本电脑背部的空气流动,以达到加速散热的效果。这样的散热支架1解决了以往笔记本电脑只能通过内置式散热装置进行散热的问题,但缺点是:第一,由于是外置式结构采用风冷散热效果不好;第二,散热效果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第三,风扇的工作必需电源来驱动;第四,由于采用金属支架设计携带不便。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既简单方便,便于携带,又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是广大笔记本电脑使用者所期盼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水冷降温垫,其目的是要设计一种既简单方便,便于携带,又具有更好散热效果的外置式水冷散热装置,以克服上述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笔记本电脑水冷降温垫,由一贮水袋构成,该贮水袋内为一密闭的贮水腔,贮水腔由隔断分隔成至少两个平面布置的贮水室,各贮水室通过连通口相互连通,贮水袋上设有进出水口与其中一个贮水室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隔断由贮水袋的顶面与底面沿直线或曲线热融或粘连构成。
2、上述方案中,所述隔断主要起到限制水体流动稳定支撑笔记本电脑的作用。
3、上述方案中,所述隔断由隔栅构成,隔栅定位在贮水袋的顶面与底面之间。
4、上述方案中,所述贮水腔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该半导体制冷片固定设置在贮水袋的内壁上,电源设置在贮水袋的外部。
5、上述方案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可以使贮水袋内水的温度降低,从而使散热效果更明显。
6、上述方案中,所述贮水袋为轻薄柔软的防水材质制成,如橡胶、PVC复合布等。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以垫子的形式外设在笔记本的背部,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采用水冷的方式对笔记本进行散热降温,并可以配合半导体制冷片,以使散热效果更加明显。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冷降温,故降温效果明显好于风冷降温,且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更是可以有效抑制笔记本电脑的升温速度。
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轻薄防水材质,在非工作(无水)状态下重量轻,体积小,容易携带。
3、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导体制冷片,所以散热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的外置式笔记本散热支架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散热支架;2、“L”形合金主板;3、凸条;4、垫片;5、风扇;6、水冷降温垫;7、贮水袋;8、贮水腔;9、隔断;10、贮水室;11、连通口;12、进出水口;13、笔记本电脑;14、水冷降温垫;15、隔栅;16、贮水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卿俊,未经黄卿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5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元件嵌入式印刷电路板的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