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实现卫星网与地面局域网互联互通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5398.6 | 申请日: | 200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41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李玮;石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网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46;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6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卫星 地面 局域网 互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GRE隧道来使卫星网与地面局域网互相通信,属于无线网络通信与有线网络通信的融合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现阶段我国不少地区地面通信带宽资源不够,无法完全支持流媒体传输,而同时互联网营运商们为了防止网络广播风暴,施行限制性网上广播业务;同时运营商为了防止带宽被少数流媒体应用占用,设置了许多策略限制视频应用。但是一些如远程课堂教学的特征是其网络下行信息量大,且大多是以图像和声音为主。显然现存的地面互联网是不能很好地支持的,而通过卫星信道则恰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由于DVB-RCS系统的原因,卫星通信机在发放给客户时,已经分配好一段固定的IP地址,这些地址是在卫星网中用到的地址,要是与客户的局域网融合的话,可能会遇到困难。因为客户的地面网络又可能与通信机不在同一个网段,这样卫星网内的通信设备就无法与地面网络内的设备通信,为了方便客户对自己局域网的的管理,也为了让卫星网与局域网融合,可以采用隧道技术来解决,在两边的卫星接收端同时添加一台路由器,在这两台路由器之间建立一条虚拟的隧道,让两端的地址分配无需考虑通信机的地址,自己分配自己方便管理的就可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卫星网与地面局域网互联互通功能,且保留局域网的能实现卫星网与地面局域网互联互通的装置。节省改造成本,实现更多功能。
技术方案:通用路由封装(GRE)定义了在任意一种网络层协议上封装任意一个其它网络层协议的协议。
在大多数常规情况下,系统拥有一个有效载荷(或负载)包,需要将它封装并发送至某个目的地。首先将有效载荷封装在一个GRE包中,然后将此GRE包封装在其它某协议中并进行转发。此外发协议即为发送协议。当IPv4被作为GRE有效载荷传输时,协议类型字段必须被设置为0x800。当一个隧道终点拆封此含有IPv4包作为有效载荷的GRE包时,IPv4包头中的目的地址必须用来转发包,并且需要减少有效载荷包的TTL。值得注意的是,在转发这样一个包时,如果有效载荷包的目的地址就是包的封装器(也就是隧道另一端),就会出现回路现象。在此情形下,必须丢弃该包。当GRE包被封装在IPv4中时,需要使用IPv4协议47。
GRE下的网络安全与常规的IPv4网络安全是较为相似的,GRE下的路由采用IPv4原本使用的路由,但路由过滤保持不变。包过滤要求防火墙检查GRE包,或者在GRE隧道终点完成过滤过程。在那些这被看作是安全问题的环境下,可以在防火墙上终止隧道。可以说在互联网上建立一条虚拟的专线,直接到达对端,中间看不到其他设备和地址,就象是一条隧道把两端的网络连接在一起,路由只有一跳。
这里所说的隧道类似于点到点的连接。这种方式能够使来自许多信息源的网络业务在同一个基础设施中通过不同的隧道进行传输。隧道技术使用点对点通信协议代替了交换连接,通过路由网络来连接数据地址。隧道技术允许授权移动用户或已授权的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企业网络。
通过隧道的建立,可实现:
*将数据流强制送到特定的地址
*隐藏私有的网络地址
*在IP网上传递非IP数据包
*提供数据安全支持
近来出现了一些新的隧道技术,并在不同的系统中得到运用和拓展。
为创建隧道,隧道的客户机和服务器双方必须使用相同的隧道协议。隧道技术可分别以第2层或第3层隧道协议为基础。第2层隧道协议对应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使用帧作为数据交换单位。PPTP(点对点隧道协议)、L2TP(第二层隧道协议)和L2F(第2层转发协议)都属于第2层隧道协议,是将用户数据封装在点对点协议(PPP)帧中通过互联网发送。第3层隧道协议对应于OSI模型的网络层,使用包作为数据交换单位。IPIP(IP over IP)以及IPSec隧道模式属于第3层隧道协议,是将IP包封装在附加的IP包头中,通过IP网络传送。无论哪种隧道协议都是由传输的载体、不同的封装格式以及用户数据包组成的。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用户的数据包是被封装在哪种数据包中在隧道中传输。本技术应用的是GRE隧道协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网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网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53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车载播放器功能的手机
- 下一篇:双向折叠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