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除雾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5349.2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殷显光;李群英;胡罡罹;徐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显光;李群英;胡罡罹;徐海涛 |
主分类号: | B01D45/06 | 分类号: | B01D45/0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分离烟气中液滴和细小固体颗粒的除雾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除雾装置的组合式除雾器。属除尘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除雾器是用来分离夹有水份烟气中的残留液滴和细小固体颗粒物的除雾装置。除雾器通常设置在吸收塔顶部,一般设置成上下二层。其工作原理是:残留液滴和细小固体颗粒物通过呈波形偏折的叶片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残留液滴和细小固体颗粒物被捕集下来。我们的目的是要最大均衡地捕集更多的残留液滴和细小固体颗粒物,并使捕集到的残留液滴和细小固体颗粒更细。实际的捕集效果与下述有关:
1)叶片的波形曲线形状
2)叶片波形曲线放置的倾斜角度(倾斜角度越大阻力越小、液滴通过率越大)
3)烟气的压力和流速
4)烟气的流量
5)塔内烟气流速与流量的分布
6)塔内烟气流过除雾器的有效面积
7)除雾器叶片的高度和相邻叶片间的间距。
上述因素除影响到除雾器的捕集效果外,还影响到烟气的压降和能耗。实际上常将上述有些参数如流速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现有V形除雾器性能的不足:
1)众所周知,烟气脱硫吸收塔都为直径达数十米、高度几十米的圆筒形容器,烟气的速度、流动方向、流量在截面的不同位置(特别是截面的中心和周边)有很大的差异,烟气易形成湍流,V形除雾二层之间等高的支撑梁使顺序排列的V形除雾器无法解决上述的差异。
2)现有的V形除雾器叶片呈等边状,除雾器单元均按照平均流量来进行设计,实际上流动方向偏离中心线时会导致两腰上叶片的流量不同,容易使一侧的二次夹带过大;
3)现有的V形除雾器为考虑运输,均不做成整体结构,由各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需要耗用较多的联接件、且刚度不如整体结构好。
4)现有的V形除雾器在圆形的塔内只能呈矩形状,四周的非矩形状只能做成盲板,使整个有效流通截面积变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烟气产生湍流、二次夹带小、刚度好、有效流通截面积多的组合式除雾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除雾器,包括第一级除雾器层、第二级形除雾器层和冲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级除雾器由多排断面呈“/”形和“/”的烟尘收集器顺序地成排布置构成,并且断面呈“/”形和“/”的烟尘收集器间隙布置,第二级除雾器由多排断面呈“V”形的烟尘收集器顺序地成排布置构成,第二级除雾器的除雾器叶片设置成等边V形和不等边V形两种,其中第一级和第二级除雾器层的每一排除雾器在气流方向上自下而上布置并且相互没有横向偏移,
所述第一级和第二级除雾器层的每一排除雾器之间在气流方向上具有若干独立的支撑结构,若干支撑结构分别与第一级和第二级除雾器层的每一排除雾器的两侧相连,并且该支撑结构有长支撑结构和短支撑结构两种,长、短两种支撑结构间隙布置;
所述冲洗水系统包括外部冲洗水系统和内部冲洗水系统,外部冲洗水系统设置在第一级除雾器层外,与支撑结构下端固定连接,内部冲洗水系统设置在第一级和第二级除雾器层之间,与支撑结构的中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二层除雾器之间可共用一个支撑结构,可以降低二层除雾器之间的高度,以烟气的压降和能耗;采用长度不一的支撑结构可将吸收塔内烟气分成区域,防止烟气产生湍流。
2、第二级除雾器的除雾器叶片的两边制成等边和不等边,可根据吸收塔内烟气的流速、方向和流量分布来确定其长短,使与吸收塔内烟气的流速和流量分布取得一致,避免出现二次夹带以提高除雾器的除雾能力,增加除雾器叶片的通流烟气量。
3、组合除雾器做成整体结构,提高了除雾器的刚度,且耗用的联接件较少。
4、布置于吸收塔中间部位的第一级除雾器层和第二级除雾器层呈矩形布置,布置于吸收塔两侧扇形区域的第一级除雾器器和第二级除雾器器做成倾斜状。这样可有效地提高流通截面积。
5、定位于支撑结构中间的内部冲洗水系统使冲洗水系统结构更为简单。且冲洗效果好、不容易积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层布置的烟尘收集竖直断面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除雾器的冲洗结构图。
图中:第一级除雾器层1、第二级形除雾器层2、支撑杆3、外部冲洗水系统4、内部冲洗水系统5、烟气脱硫吸收塔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显光;李群英;胡罡罹;徐海涛,未经殷显光;李群英;胡罡罹;徐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53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